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33次组卷 | 46卷引用:浙江杭州十八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周末自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指出:“宗教改革”一词像“文艺复兴”一词一样容易使人误解……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解释为对教会某些弊病做出的反应,其中包括教皇的放荡生活、出售宗教场所、不受教会法律约束的特许和豁免等,但他们只是新教徒进行宗教改革的借口。上述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使人误解
B.强调教会的腐败和无耻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借口
C.阐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在人文主义精神上的传承关系
D.表达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同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3 . 有人认为,相对于中国的明清启蒙思想,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已提出较完整的构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内容,即权力来源、权力构建、权力归属。下表是某老师对启蒙思想主张的归类,其中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A.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三权分立③自然权利
B.①自然权利,天赋人权②社会契约,三权分立③主权在民
C.①自然权利,主权在民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③社会契约
D.①社会契约,天赋人权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③主权在民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曾描写一个时代的某个城市:“这是一个喧嚣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及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全城人口相当大一部分是直接靠毛纺织业为生的,该业雇工达三千余人。”他笔下的这个城市最有可能是
A.宋元时期的杭州B.文艺复兴初期的佛罗伦萨
C.大航海后的伦敦D.工业革命时代的曼彻斯特
2020-01-1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三12月仿真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学派的修习特色。下列思想方法中与此相近的是
①格物致知   ②致良知   ③因信称义   ④叩其两端而竭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1-0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考历史试题
6 . “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由15世纪的知识分子创造,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时代代表了继“黑暗时代”即他们所称的中世纪之后古典文化的再生。这一解释直到19世纪才为人们所接受,但是,今天的历史学家已经不再认为这是中世纪的漆黑一团和文艺复兴的炫目明亮相对立的一个时期。事实上,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得非常明显。由此可见
A.“文艺复兴”乃创造出来,实际并不存在
B.历史术语是为研究而创造,都具有片面性
C.延续与变迁是历史的两面,研究不可偏废
D.看清历史面貌需时间积累,后世认识更准
7 . 法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体现和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它是唯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一个理想的国家,是要通过不同因素之间的协调而获得和谐。”

——(古罗马)西塞罗


(1)概括材料一中西塞罗的思想主张。以启蒙运动为例,说明这些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

材料二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关于万民法,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①万民法的国际法精神体现在当时的各个领域。②万民法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侧重分析①,结合古罗马的思想和文化遗产进行说明。侧重分析②,阅读材料二,结合万民法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

材料三 有人认为,由于罗斯福新政中的劳工立法,使得劳工有了通过自己选择的工会进行劳资谈判的权利,劳工地位空前提高。最低工资、失业补助、养老补贴等等,成为有效保护人们权益的工具,政府有限度的干预正是为了让工业更自由、健康地竞争。也有人将高失业率延长归咎于旨在保持高工资和加强工会组织的新政劳工政策,不断增设的新法规和税收已经阻碍了私人投资,而这抑制了复苏。

——摘编自沃尔顿、罗考夫著《美国经济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特点。结合所学对罗斯福的这项政策进行评价。
2019-11-1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他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伯克口中的“他”
A.提出在政府与人民的争执中人民是最高裁判官
B.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
C.提出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相互结合的形式
D.对理性做了哲学探讨
2019-10-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邦党人文集》中特意提到,为防止权力对政治自由和民众权利的侵犯,美国建国先驱在制度设计时,“常常要求教和引证的先知,是著名的孟德斯鸠。”美国总统杰斐逊更是宣称,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崇。《孟德斯鸠传》引用詹姆斯·麦迪逊的话说,“在立宪问题上法国”。杰斐逊之所以将法国看作人们思想的祖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孟德斯鸠的推,自始至终被我们倾听和援引的是著名的孟德斯鸠。诚然,在政治科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的这一(分权)原则,并非由他首创,然而,他以最易接受的方式向人们阐述和介绍了这一原则,这至少是他的功绩。”

——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孟德斯鸠传》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概述孟德斯鸠分权学说对美国政治体制影响表现及这一学说的历史意义。
(2)关于美国建立的方式,有人说,枪杆子里出政权,美国也是打出来的。也有人说,美国是谈出来的而不是打出来的。你赞成哪种观点,结合史实予以说明。(只列观点没有史实不得分。)
2019-10-1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他们认为,“对于基督徒而言,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从事公共事务都是十分荣耀的。他们为那些拒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的辩护”他们”
①批判神权统治
②鼓吹人性解放
③倡导科学理性
④主张思想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9-08-19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树兰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专项加强训练历史试题(学考 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