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一书中说到,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的著作尽管充满了思想家们爱国忧民的情怀,但在论述角度和内容深度等方面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欠缺。下列解释与此不相符的是(  )
A.习惯用中国传统的思路来加以诠释
B.对西方文化缺乏系统介绍
C.主要局限于军事和科学技术领域
D.尚未涉及到政治方面的介绍
2022-03-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生入学。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收取女学生读书。这说明(       
A.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B.男尊女卑格局得到改变
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D.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3 . 晚清时期,“西学中源”说一度流行。顽固派代表王仁俊认为“西法袭取我中法”,“西法难逃中法之窠臼”;“近年西学西政,日新不已,实则中国圣经,孔子先发其端”。这表明当时
A."西学中源"思想成为主流B.新旧势力的剧烈冲突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D.华夷观念的根深蒂固
4 . 林则徐主张了解和引进西方文化,他组织力量翻译西方的书籍,主持翻译了瑞士法学家瓦特尔所著的《国际法》,编成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国际法的中文译著《各国律例》。他还购置西方的新闻报纸,整编成《华事夷言》和《四洲志》。林则徐的这些举措
A.冲击了“天朝上国"的观念B.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
C.强调了抗击侵略的重要性D.实现了思想启蒙的社会价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梁启超认为,议院虽然创立于西方,但“实为吾五经诸子传记随举一义,多有其义者”,“《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梁启超的论述
A.使西学更容易被国人接受B.宣传了中体西用的理论
C.强调了政治革命的必然性D.揭示了西方议会的起源
2021-12-30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新文化运动时期,施存统著文说,“我们脱离家庭,是脱离家庭里从家族制度所发生的一切关系,不是脱离家庭里的人”,即脱离“名分关系和经济关系”,不是脱离“感情关系”。据此可知,“脱离家庭”旨在
A.改变基层社会的面貌B.摆脱血缘亲情的羁绊
C.追求个人独立与自由D.反抗尊孔复古的逆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战略思想,并明确了“诱其深入”“坚壁清野”“出奇设伏”“水陆夹攻”“草木皆兵”等战术原则。据此可知,魏源的思想
A.体现了应对外部危机的初步设想B.在当时极大地解放了国人思想
C.有效地抵御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深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8 . 1919年,李大钊对唐山工人生活和劳动的恶劣处境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缺乏工人组织的现状。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一批进步学生关于工人、工厂的社会调查,在20世纪20年代初蓬勃开展。这一现象
A.促进了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觉醒B.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C.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D.忽视了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
2021-12-23更新 | 31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万载中学、宜春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世纪末以来,康有为用儒家大同社会来解读社会主义,梁启超等把井田制看作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也借用墨子的兼爱论来解释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他们
A.深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显著成果
C.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D.试图把社会主义整合进传统文化体系
2021-11-29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874年清政府筹议海防建设,前江苏巡抚丁日昌主张“御今日之侮”须“效彼之长”,对此,大理寺卿王家璧主张“勿以事非已出轻改前人,勿以能顺夷情不顾国是”。王家璧这一观点
A.认为学习西方是以夷变夏B.激发国人救亡图存意识
C.是对中体西用主张的突破D.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2021-11-20更新 | 38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