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2022-10-28更新 | 283次组卷 | 122卷引用:2009-2010学年江苏淮阴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检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家张载的这一名言强调了(     
A.男女平等B.心外无物C.民主法治D.社会责任
2022-09-27更新 | 72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3 . 朱熹曾自述:“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无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须有个什么物事。其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基于此,他主张(     
A.个性自由B.存天理,灭人欲C.格物致知D.致良知
4 . 宋朝,专门为皇帝学习经书、史书开设的经筵逐渐制度化。程颖在经筵讲书时常以师道自居,多所规谏,使得皇帝畏惧,他认为:“天下重任唯宰相与经筵...君德成就责经筵。”据此可知(     
A.官僚集团内部矛盾激化B.士大夫有效制约了皇权
C.宋朝的文官政治较发达D.尊师重道成为主流思想
2022-08-16更新 | 461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明道德之善。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据此可知,两者都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B.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
C.主张“工商皆本”D.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2022-07-12更新 | 478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词散论·论宋诗》中提及:“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理趣,故瘦劲。”唐宋诗歌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危机的加深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市民阶层的需要D.儒学思想的发展
7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7次组卷 | 15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必修)人教版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守仁提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这一认识
A.隐含一定的平等色彩B.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C.提出回复良知的途径D.已完全脱离理学范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走向世俗化、生活化D.教诲民众遵循伦理
2021-12-09更新 | 215次组卷 | 47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10 . 北宋张载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宋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人的思想抱负源于(     
A.科举制度对宋代文士的影响B.理学对理想人格的塑造
C.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使命D.士人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