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7次组卷 | 156卷引用: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代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提出,“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是异端”,“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这一思想
A.否定儒家传统伦理观B.体现儒学的世俗化倾向
C.继承程朱理学的精髓D.代表新兴市民思想崛起
3 . 有学者指出“佛教虽然是外来的宗教,但它在中国的环境中,一步一步地与中国文化和中国原有的思想观念相融合,一方面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加进了新的成分,最后自己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下列史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②隋唐时期佛教完成本土化
③宋明时期形成宋明理学④佛教向东传入朝鲜和日本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 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物质)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视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在“理”的存现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据此推论,你认为两派在探求“理”的途径上有何差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对“理”的认识并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经济和思想因素。
(3)材料三中王夫之对“理”有何认识?请用同时代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大胆的反传统结论”提供佐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代流行的“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左图)。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右图)。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耕经济的发展B.审美水平的提升
C.政局的相对安定D.社会思想的变动
2020-04-09更新 | 473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
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D.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
2020-03-10更新 | 209次组卷 | 5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物的名字,如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钱端礼、张忠恕等。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佛学
B.理学
C.道学
D.法学
2019-11-08更新 | 333次组卷 | 40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学者蔡仁厚提出:“(理学)复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义理)之学,内圣成德之教,重新光显于世”。这表明他认为理学
A.以先秦儒学重塑社会道德价值观念
B.使先秦儒学发展为人性修养的学说
C.以先秦儒学来对抗佛道学说的冲击
D.在佛道学说体系之中发展先秦儒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集注》,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
A.宋代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
B.朱熹认为只有儿童才能接受天理
C.道德教化应以书院教育为主要方式
D.宋代官方开始重视儿童启蒙教育
2019-05-12更新 | 523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大琼中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