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思想流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将诚信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如此,国家也同样如此。对于国家而言,“民无信不立”。对于个人而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中说,就与人交往来说,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就判断他人来说,则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据《论语·卫灵公》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否?”’《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真诚是自我的完善,也是一切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河南程氏遗书》卷云:“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诫,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

——摘编自黎红雷《儒家诚信思想的三个维度》

材料二   在西方诚信观念的发展演变中,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家都对这一概念产生过深刻影响。这个概念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添加进去的,融合了不同时期的思想成分。古希腊的城邦公民德性、古罗马的契约精神、中世纪的救赎道德、宗教改革的“因信称义”及资本主义的信用精神,都成为这一概念的文化因子。

——摘编自李嘉莉等《西方诚信观念:历史嬗变中的综合》

材料三   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丰富的处世哲学,至今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儒家历来注重诚信,认为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利益追求最大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发生变化,一些人集体主义思想淡薄,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不断滋生,诚信缺失成为不可忽视的负面道德现象。

——王艳波《儒家诚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诚信观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诚信观念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诚信观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021-06-02更新 | 548次组卷 | 49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文综历史三模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孔子提出了“君子”的概念,他认为“君子”对公共事务有着宽阔的视野,不会因个人私利而影响其对事物的判断。他还认为只有把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有责任心的人充实到政府各部门,才能建立起一个好政府。孔子的这一理念
A.体现了理想化的政治诉求B.冲击了周代的礼乐制度
C.影响了各朝代的治国模式D.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古老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礼记·礼运》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材料的思想内涵
A.凸显阴阳交替、有序调和的观念
B.追求和而不同的中和处世之境
C.强调天、地、人之间的整体关系
D.追求人格修养、重视群体利益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饮食文化

材料一   把饮食与政治联系起来,是中国古代独特的饮食理念。自古认为治理国家与饮食烹饪的原理是相通的,《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周礼》以“冢(大)宰”为百官之长。因为“宰”有调和膳羞之意,而官长需要具备厨师“调和”五味那样的本领,故“宰”成为官吏的通称。饮食与政治的联系还表现在为官者与民众在饮食上的差别,为官者称“肉食者”平民称“蔬食者”、“藿食者”。

——摘编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餐馆、西式饭店在中国通商口岸大量出现,用最具体形象和可见、可尝的形式传播了西方饮食文化。同时,一些来华的外交使节、商人等也向西方社会介绍中国的食物原料、菜点及其制法、饮食习俗等。18511911年期间的历次世博会上都有中国的茶叶和饮食餐具——瓷器的展示。西方传教士翻译的《保全生命论》《化学卫生论》等书籍,向中国介绍西方营养学、卫生学知识,在当时影响广泛。清末,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明确设立“家事”课,一般都有营养学的内容。1909年,美国基督教会出版的《造洋饭书》介绍了267个西餐菜点成品或半成品的用料及制法。西方国家还将面包、罐头、啤酒等工业食品及其机器、设备和技术输入中国,对中国食品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编自杜莉《古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色及成因探讨》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体现出的治国原理与政治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1-05-05更新 | 30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三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学派论述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
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C.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D.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2021-04-25更新 | 625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家文化,原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一个思想流派,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而且是主张恢复周朝奴隶秩序的一家之见。从汉武帝开始,封建帝王们发现了儒家文化对于维护封建专制的绝妙作用,于是做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决定,从而使儒家文化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儒家文化之所以就够源远流长,延续至今,不仅是因为儒家文化的信奉者们不断为它添砖加瓦、拾柴加火,同时也是因为它作为民族文化,蕴含了那个历史时期人们所具有也是人们所能够接受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的修身立命之说,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及有关“仁义礼智信”等说法,都是做人之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财富,但也必须看到,儒家文化在本质上是维护和强化封建统治的御用文化和官场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儒家文化的保守思想,抑制了中国人民创新思维的本质灵性。

——摘自卢希悦《文化力量与国运兴衰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前兴后衰的历史之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文化中人文精神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儒学政治化对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1-04-15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战国时期、齐国王室田骈曾在齐国稷下学宫任职,因有人向齐王进谗言而被迫出走至薛地,颠沛流离之际得到孟尝君的收容和礼遇。被孟尝君问及是否怀念国都的生活时,田骈说自己格外想念那个进谗言的人,并解释说自己能够投在孟尝君门下,吃、穿、行条件远胜于昔日,多亏此人。田骈的解释体现了
A.儒者独善其身的追求B.墨家重视贤才的主张
C.法家对名与利的推崇D.道家福祸相依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关于“六艺”中的“射”,《论语》有这样的记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由此可见,孔子认为(     
A.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礼乐制度推动了文化认同
C.提高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D.体育活动有助于修身养性
2021-04-06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1届高三高考预测猜题卷历史试题(新高考版)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