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思想流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1 . 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2020-12-03更新 | 330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言:“上无道揆,下无法守”。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流派
A.思想主张趋于统一B.富于社会批判精神
C.民本思想成为主流D.体现统治者的需求
2020-12-01更新 | 1052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先秦儒学大师荀子曰:“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提出这一观点的本质因素为
A.士阶层的兴起B.儒学已成蔚然大宗
C.阶层固化不适应社会发展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孟子在回答弟子桃应的问题时认为,假如舜的父亲杀了人,即使舜是天子也不应该阻止法官逮捕其父,而应该“窃负(背着父亲)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据此可知,孟子的主张
A.认为人人都应该遵纪守法B.肯定人伦可以干预法律判决
C.受传统伦理观念影响较大D.强调超脱世俗追求孔颜之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孟子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D.法家的“法不阿贵”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荀子天论》中写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材料体现荀子
A.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尊重
C.对实际功利的追求D.对“德治”思想的继承
7 . 有学者指出:“这个思想体系体现着-种以民生而非以国家政治为关怀目标的价值。它虽然也讨论国家政治哲学,但是却强调人民的生存状况。这个体系在国家间竞争的时代缺乏实用性,但是这种庶民自觉意识的觉醒是值得重视的。”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体系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持上述观点的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乃是高举“以民为本”的旗帜;商鞅大谈“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乃是高举“以国为本”的大旗。与《史记》相比,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对商鞅及其变法的描述,做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更改。譬如:


——摘编自谌旭彬《商鞅:中国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的恐怖幽灵》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0-08-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前演练(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政治、经济、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会发生剧烈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及商业资本发展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旧来的封建侯领。这个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以区别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指出“新型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在政治上的不同。

在韩非子看来,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靠未必善良的人性自觉来拯救,都是缘木求鱼的迂阔思路。他的思想有两个基点:一个是人性之恶,一个是时代变了,治理方法不能不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并指出儒法两家是主张如何来重建秩序的。

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度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3)材料中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商人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是什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