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思想流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儒家强调“定于一”的礼乐道德秩序;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权力法律秩序;墨家强调“尚同”与“执一”的社会行动秩序。这可以用来说明,诸子百家(     
A.思想主张日益趋同B.都主张中央集权制
C.代表相同阶级利益D.既有争辩也有共鸣
2 . 在先秦儒家的圣王叙事中,天命所归是共同特征。孟子说,尧禅让于舜是因为“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商汤“无敌于天下”是因为“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这种叙事反映出,先秦儒家(     
A.倡导“天人合一”理念B.凸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C.深受神话传说的影响D.统一了政治评价的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孔子在音乐方面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用礼乐调整社会风气;墨子认为音乐让国君一人独自欣赏则了无生趣,让臣子一起欣赏必然耽误政事,让劳动者欣赏必然耽误工作时间。孔子和墨子对音乐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     
A.西周礼乐制度等级森严B.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
C.分封宗法制度逐渐瓦解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2022-11-12更新 | 82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以道家文化为盛,近年来楚地大量简牍帛书被发现,如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简等,其中含有大量儒家类的书籍。儒家类简牍的出土(     
A.证实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激烈交锋B.体现楚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气度
C.表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D.纠正了对当时学术发展史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所示为先秦时期古籍中的一些名句,这些名句体现了(     
名句出处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A.道家的出世追求B.墨家的博爱精神
C.儒家的人本情怀D.法家的功利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法家认为:运用强民(即“礼、乐、《诗》《书》、善、修、孝、悌、廉、辩”等儒家思想教化)的办法来惩处不服从法令的民众,君主的统治会被削弱;运用对待奸诈之人的方法来治理善良的人,国家就会治理得越来越强大。由此可见,法家主张( )
A.严刑峻法B.执法要因人而异C.礼法兼用D.法律应及时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孟子·万章》载:“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由此可见,禅让(     
A.实现了权力平稳有序的过渡B.反映了儒家治国安邦的理想
C.是为了政治需求虚构的历史D.表明“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9 . 孟子对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表示强烈反对,说他们是“暴君污吏”,高唱“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认为攻人之国最为不义。由此可知,他们都(     
A.批判君主制度束缚B.力图重建社会秩序
C.反对进行社会变革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
10 . 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而孔子认为亲亲的重要性在尚贤之前;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认为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爱”,孔子则认为爱有差等。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者(     
A.道德观念的差异B.所处政治环境不同
C.政治立场的分歧D.政治思想完全对立
2022-09-08更新 | 1066次组卷 | 1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