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佛教传入中国,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统治者开展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了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出现这一结局的原因是
A.儒学实现突破,彰显文化自信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改变
D.佛教颠覆传统观念,不为社会重视
2 . 有学者曾指出“正是因为民间娱乐的这些大发展,才引导出了扮演道德家面孔的老夫子们‘不像话’的哀叹……伦理观都是从批判现实产生的”。该学者论述的是
A.汉代儒学B.魏晋玄学
C.程朱理学D.明清进步思想
2021-05-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顶尖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朝时,佛教的华严宗提出,唯心回转善成门,或善或恶,皆由心之转变;道教认为,境为心造,只有收心,使其一尘不染,超凡脱俗,才能向静和虚无的心体回归:韩愈亦有“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密)”之言。这体现了
A.佛道儒思想同源共生互动B.三教道德教化的社会作用
C.心学在唐代的影响力较大D.儒学社会主流地位的动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依据如表能够推断出有关唐朝文化政策的部分史料记述
记述出处
唐武德年间,颁布《先老后释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全唐文》
唐贞观十一年,颁布《令道士在僧前诏》:“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尊祖之风,贻诸万叶。”《唐太宗诏集》
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颁布《释教在道法之上制》:“自今已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全唐文》
唐开元年间,颁布《禁创造寺观诏》:“天下寺观,屋宇先成。自今已后,更不得创造。”“道释二门皆为圣教,义归弘济,理在尊崇。”《全唐文》
A.武则天时佛教成为主流文化B.佛道正统地位之争最为激烈
C.唐始终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D.中枢政治力影响文化的发展
5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正始时(魏晋时期)名士风流,盛于洛下(洛阳城)。乃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即此诸贤之倡也。自此以后,竞相祖述。”这表明魏晋时期
A.老庄之学成为正统思想B.玄学兴盛冲击儒学地位
C.士族当政导致社会黑暗D.民众日益轻视礼法观念
2021-05-08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4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
6 . 据《北周周本纪》记载,“帝(北周武帝)御正武殿,集群臣,亲讲《礼记》”,“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由此可知,北周时期
A.儒佛道三教实现合流B.佛教对儒学形成威胁
C.统治者以道教为国教D.儒学正统地位未动摇
2021-04-2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B.儒学面临信仰危机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主要代表何承天、范缜等,在研究儒家经典方面并无成就可言,其知名于世,只是站在儒家立场上对佛教的批判。这一现象说明
A.三教合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传统主流思想面临危机
C.社会动荡是佛教盛行的主要原因D.门阀政治阻碍学术发展
9 . 在印度佛经中观音菩萨是以慈悲为怀,救苦难众生为本愿,以两臂正观音“善男子”为本形。但传入中国后逐渐突破了佛教“法身无性”的性别特征,颠覆性地创造出中国民众信奉又异彩纷呈的“女菩萨”形象。这一现象说明
A.佛教在中国拥有众多的信徒B.佛教传入中国后渐趋本土化
C.中国文化对佛教具有包容性D.儒道佛三教合流的发展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
A.反儒崇道B.外道内儒C.逍遥避世D.三教合一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