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2019-12-01更新 | 631次组卷 | 3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其得讫于朝,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这反映了当时江苏
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
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
3 . “修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集体性社会精神追求,魏晋时期的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将长生成仙与人性的善恶联系起来,“欲成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当时的这一认识
A.体现出道教思想的盛行B.反映了儒道融合的趋势C.促进了人性研究的深入D.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固
2019-11-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阶段测评(期中)历史试题
4 . 在儒学演变的历程中,复兴孔孟道统的呼声开始于
A.汉朝
B.宋朝
C.唐朝
D.明朝
2019-11-0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5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已经传入中国
B.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C.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D.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6 . 理学产生于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是一个以“理”为核心的,非常成熟完备、精深的新儒学体系。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
A.儒学自产生以来长盛不衰
B.受到了佛教、道教的挑战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趋势
D.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
7 . 唐代高僧曾把“孝”说成是贯通古今的根本大道,并尽量把儒佛两家道德观念相比附。道教也常常依傍儒家。儒家的伦理观念则通过佛教、道教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这反映了唐代(  )
A.三教并立,相互影响B.政教合一,维护统治
C.三教矛盾已经化解无余D.儒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8 . 如图画面中,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人正在辩经论道。假如图出现在两宋时期,反映了思想界新现象是
A.辩论儒、释、道谁先发现世界的本源
B.儒、释、道三教合一形成新儒学—理学
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D.佛教取代儒学成为中国统治思想的主流
9 . 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传播虽然也有不利的一面,但是总体上推动着世界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摘编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之际中国“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主要例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旧世界为什么会产生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9-08-0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通用版高考历史专题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复习
10 .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逐渐失去其正统地位。
2019-06-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高二上册预习卷第3课 宋明理学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