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我国南宋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学者,一位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典籍所作的注释被后世奉为经典。一位则是“心学”的开创者。下列表述与两位学者相对应的是
A.“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发明本心”
B.“万物之理终归于一”;“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
C.“正君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
2021-03-12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陆九渊提出“凡事只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王阳明主张“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否定孔子的权威B.隐含了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C.带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D.重新构建了“天理”和“知行”关系
3 .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2021-01-23更新 | 127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高三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A.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B.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D.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2021-01-09更新 | 6264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1年浙江1月真题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陆九渊“发明本心”“易简工夫”的修身目的是“治国平天下”,他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表明陆九渊
A.具有济世情怀B.主张“格物致知”
C.劝导追逐名利D.宣扬“心外无物”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6 . 宋朝和明朝“陆王心学”各自的代表人物是
A.陆九渊王夫之B.朱熹王阳明C.陆九渊王阳明D.朱熹程颢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下列主张体现了陆王心学思想的是
A.“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B.“此知是生来就有的,无待于学,所以谓之良知”
C.“存天理,灭人欲”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8 . 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二者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
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
C.二者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
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王阳明说过,“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所谓良知,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长存他本来面目耳”。材料说明王阳明的“良知”
A.集理论与反思于一体B.体现了心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C.与佛教学说一脉相承D.汇集了传统儒家思想精华
10 . 宋代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高峰,在思想、文学、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下列作品成书于宋代的有
①《萍洲可谈》②《水浒传》③《梦粱录》④《四书集注》
A.①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0-07-0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热身(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