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王阳明认为,圣人“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这一思想
A.压抑了人们的自然欲求B.蕴含一定的平等意识
C.强调了知行合一的价值D.否定了孔子的修养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一位理学家提出:“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该理学家主张
①格物致知 ②循序渐进 ③理先气后 ④知行合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王守仁的心学认为心只有一个,就是道心,并明确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这就很容易让人认为人的所有心念都是符合于道即天理的,只要是从心中发出来的,都是天理。晚明李贽沿着这个思路前进,提出了“童心说”,却掀起了反理学的浪潮。这主要说明
A.李贽继承了心学的精髓B.王守仁明确倡导思想解放
C.心学反对盲目服从权威D.理学内在矛盾推动其衰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宋代特征的有
①“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②“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③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④“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11-20更新 | 499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届高三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义》中说:“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由是而进于场屋(科考场所),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蕴,而不诡于圣人。由是而仕,必皆供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之君子乎!”与其所述最相符的是
A.“舍生而取义者也”B.“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 . 北宋儒学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天地是人的父母。这一观点
A.意在强调民本的重要地位B.确立了理学的官方正统地位
C.蕴含了“天人合一”思想D.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法则
7 . 朱熹认为,“心者,人之知……知觉从义理上去则为道心,知觉从利欲上去则为人心”。因此他主张必须让人的知觉从义理上去,使心中装有仁义礼智,从而达到一种不为物累的崇高境界。材料体现了朱熹
A.“存天理,灭人欲”思想B.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倾向
C.“格物致知”的方法论D.用“心”感悟世界的认识论
2021-10-18更新 | 69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学考历史总复习模拟卷(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提出:“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首先将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B.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C.区分教育阶段,强调学习的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D.主张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以下言论是他的观点有
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③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④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表内容反映出二人的分歧在于
人物主张
朱熹“理”产生于天地万物之先;伦理纲常永远存在,“不可磨灭”;致知格物只是一事
陆九渊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

A.天理与人欲的关系B.理是否为世界万物之本原
C.儒家伦理道德的地位D.理的存在形式与求理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