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祝确所经营的商栈、邸舍(即旅店)、酒肆,曾占据歙州城一半以上,人称“祝半城”。朱熹一生的著作都由祝家书坊印销,出版收入相当于七八十万两银子。这表明南宋时期
A.文化与商业发展相互促进B.坊市制度已完全崩溃
C.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D.区域性商帮实力雄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出身于“灶丁”(煮盐工人)的王艮在经商致富之后潜心修学,成为王阳明的入室弟子,他主张“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王艮所收的弟子也颇多工商业者和市井小民。材料表明此时的心学
A.代表市民阶层利益B.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D.超越时代发展要求
3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理论D.传统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020-08-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5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历史试题
4 . 葛兆光先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的实现。”据此可知朱熹
A.完成儒家体系重建B.用理学压抑人性发展
C.主张儒学的世俗化D.阐发知行合一的准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代王阳明的弟子中既有官僚士大夫之流,又有如穷儒、贫民、商贩等社会较下层人物,甚至还有通过笔谈问学的聋哑人。这说明,王阳明
A.践行了“有教无类”理念B.注重个体道德修养
C.奉行了“知行合一”思想D.具有以民为本精神
2020-07-0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0届高三临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中期,程朱理学僵化,王阳明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他认为“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据此可知,这一理论
A.坚决反对研习儒学经典B.主张格物致知寻求天理
C.隐含着平等自由的倾向D.受到西方人文精神影响
2020-05-23更新 | 531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
2020-03-19更新 | 81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
A.道德化和宗教化B.政治化C.世俗化和普及化D.哲学化
2020-03-12更新 | 286次组卷 | 92卷引用:2016届海南海口市海口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代思想家王艮认为,政治思想应该是“百姓日用之学”,百姓为国家之本,草莽匹夫亦应关心国家天下大事,追求尧舜时代那样的理想政治。“道”不应远人,其核心是“百姓日用”,其检验标准同样是“百姓日用”。该思想
A.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B.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色彩
C.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D.颠覆了传统儒学的民本观
2020-02-20更新 | 18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年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朱熹向宋孝宗进谏说:“今日之急务,为陛下言之:大本者,陛下之心”,并提出“人主”纯胸中之“天理”,灭胸中之“人欲”。这表明他主张
A.极力限制君主权力B.宣扬天理以遏制臣民的欲求
C.践行正君心的理论D.重建维护君主专制的道德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