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有大量身着时尚轻薄鲜丽春衫、骑马出行的女性而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女性屈指可数,衣着色彩淡雅恬静且大多是和孩童在一起,或在轿子里。这反映了宋代(     
A.儒学受到官方推崇B.女性扮演经理家事角色
C.佛道思想影响扩大D.受市民文化的影响较大
2 . 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这反映出(     
A.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B.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
C.文学世俗化惠及市民阶层D.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2022-09-21更新 | 872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和汉唐相比,南宋亡国时,臣子慕义,相率蹈节,矢不奴异族者众。门人故吏“与崖山倾覆死忠死节之仁 人志士”“几无可胜计"。造成南宋忠义死节之士多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理学的熏染B.儒学思想佛教化
C.元朝的四等人制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22-08-22更新 | 990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代《续曹大家女训》有云“士族传写,行于时,妪媚孩提皆通晓”。宋代《袁氏世范》写道“以夫妇之所知能行者语诸世俗,使田夫、幽闺妇女皆晓然”。这反映了唐宋年间
A.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B.家训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C.士族家法学风的严明D.三纲五常规范言行礼仪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他所说的“理”在社会中应体现为(     
A.自然法则B.天人感应C.伦理纲常D.历史规律
2022-12-05更新 | 392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学科(合格考)试题
6 . 在出土的明清瓷器的图案中,常见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卧冰求鲤、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题材。这主要表明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的倾向
7 . 宋代之前儒家经典主要是指“五经”,宋代以后,“四书”的地位逐渐超过了“五经”。其原因主要在于
A.社会主流思想演变B.政府选官的需要
C.社会经济迅速发展D.焚书坑儒的后果
2022-03-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3- 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一理学。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据冯天瑜《中国文化史》、普通高中教科书《文化交流与传播》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一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一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022-02-13更新 | 332次组卷 | 29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D.否定君主的绝对权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