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关羽死后,被历代统治者先后追封了13个谥号,这些谥号的追封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刘禅到宋的“侯而王”,从宋到元的“王而帝”,再由元到明的“帝而圣”,最后实现从明到清的“圣而天(三教通神)”。据此判断,这一状况(     
A.旨在强化民众道德观念B.折射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C.获得了民众的普遍支持D.充斥着复杂的迷信思想

2 .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其母以“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为由,对陈尧咨加以责打。该记载反映出当时(     

A.商业发展影响文学创作B.重文轻武逐渐被读书人所接受
C.传统本末思想影响巨大D.忠君报国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3 . 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打击异己,到1820年10多万人被判火刑。同一时期,中国有学者称“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中西两种不同教化(     
A.中国文明,西方野蛮B.目的是强化宗教伦理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体现了对人性的压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以明道德之善。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据此可知,两者都
A.否定封建专制制度B.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
C.主张“工商皆本”D.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2022-07-12更新 | 478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宋文人士大夫批判佛、老异端学说,极力倡导儒家“道统”思想,以此增强儒家经世致用之道对人们精神信念的支配力量;他们上书论政,大力倡导社会改革,由此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
A.受官方哲学流行影响B.源于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C.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D.对异族文明的格外警惕
2022-05-20更新 | 66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词散论·论宋诗》中提及:“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理趣,故瘦劲。”唐宋诗歌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危机的加深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市民阶层的需要D.儒学思想的发展
7 . 宋代在服饰制度方面远不如唐朝开放,主要以保守怀旧为主,崇尚古代的礼服。宋代服饰色彩和图案几乎以自然景色的意象构成,比如兰、牡丹、樱桃等几何纹样为主,还有具有民间风趣的图案,如仙鹤、百蝶等。这一变化反映出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程朱理学的影响
C.市民阶层的崛起D.审美水准的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的福建被称为“无儒家者流”。自北宋末年,福建人杨时受学于“二程”,载道南归。后,朱熹又创“闽学”学派,此后又涌现出罗从彦、李侗等众多闽籍道学重要人物。明人黄仲昭更将福建视为邹、鲁。这可以说明
A.福建儒学教育的兴起B.中国学术中心的南移
C.程朱理学文化的萌发D.闽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统计,北宋新建书院71所。南宋时期,理学大师们纷纷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书院这一独特的教育机枃,书院数量较前朝更加蔚为壮观,新建书院300多所,理学家们在此讲学、辩论,书院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下表为南宋书院和进士数量分省统计表:


省份书院数进士数省份书院数进士数
安徽14695广东20269
江苏182306贵州10
浙江603900四川152525
江西1013697湖北433
福建484525湖南29441

——摘自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南宋书院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1-11-20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后世学者在评析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作品时称:他“抱经世之学,怀忠君之心……然其议论侃侃,慷慨切直,皆有关于社稷生民之故,能言人之所不敢言,不可以区区文人才士目之矣”。可见,苏舜钦的作品体现了其
A.抨击时政的信念B.爱国忧民的精神C.崇德尚贤的情怀D.趋时更新的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