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宣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兴起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   梁启超曾于1902年《新民之议》一文中指出:“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那么,决定着中国历史存续与现代命运的精神是什么?自严复、梁启超、辜鸿铭始,中国知识界给出了种种界定,要言之,无非是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两大主题。正如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所讲:“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刘成纪《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


(1)结合材料一及史实说明汉代新儒学是如何“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的?
(2)材料二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精神”的含义。结合史实说明春秋战国秦朝时期“中国精神”为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2 . 清初颜元等人认为“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私而已矣”,主张“复封建”,将地方官员改为世官,并给予充分的政治权力,以期“外有强兵,中朝自然顾忌;山有虎豹,藜藿不采”。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主张分封制的观念复苏
B.出现反专制的进步思想
C.社会动荡国家陷入分裂
D.土地私有影响地方政治
2019-04-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当代学者徐定宝在《黄宗羲评传》中写道“阳明心学倡导‘心外无物’、‘心外无学’……肯定主体道德意识对道德行为的性质起着决定的作用,引导人们走出圣贤与经典为中心的章句之学的死胡同,点明儒学伦理精神处于世人自己的心灵之中……在明代中后期的文化思想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据此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A.延续了心学对朱熹理学的批判性思考
B.客观上延缓了儒学世俗化的历史进程
C.摆脱了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中心地位
D.有效推动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新发展
4 . 明清时期出现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的根本原因是
A.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接受了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
5 . 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A.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
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D.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2017-11-11更新 | 262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6 .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7-10-01更新 | 290次组卷 | 3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某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2019-11-22更新 | 135次组卷 | 27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
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代
②封建专制衰落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19-08-09更新 | 14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过程中因时而变,下列相关阐述表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早期儒学
②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③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2016-11-18更新 | 1340次组卷 | 4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