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心中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石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不同影响。
2018-02-23更新 | 349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黄宗羲、唐甄等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专制制度。这说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本质是传统思想的继承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19-06-12更新 | 316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暑期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秦汉和唐朝是两个高潮,主要是围绕王朝行政体制的优劣主题进行争论。明末清初,这一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问题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意涵。“新的意涵”之核心是
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
C.挑战宋明理学
D.弘扬唯物思想
2018-04-16更新 | 381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康熙皇帝执政期间,极力标榜程朱理学,主持编写了《性理精义》,要求重新刊行《性理大全》。但却严厉禁止王阳明及其弟子王艮等人学说,对王学尽力压迫推残。据此可推知,因为“王学”
A.强化道德良知B.反对科举取士
C.背离理学本质D.隐含叛逆色彩
5 . 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 . 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抨击和挑战儒家正统思想,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社会经济新发展冲击传统思想B.儒家思想不适应维护统治的需要
C.市民阶层群体逐渐发展壮大D.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吸取经验教训
7 . 明清时期旌表妇女贞洁,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材料的主旨是
A.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贞节旌表制度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C.妇女的政治地位出现很大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2019-03-28更新 | 221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六次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二   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

材料三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分析宋代“疑古”思朝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试从明清进步思想本身给予原因说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现象
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公民、海外贸易、美德、选举、津贴、仁义、土地私有、中央集权、私学
公元10~12世纪夜市、瓦肆勾栏、市民、南戏、科举制、参知政事
公元14~18世纪章回小说、工商皆本、房佣关系、白银、内阁、经世致用

围绕材料.结合古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可以任选一个特定时段历史现象拟定具体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