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谈道:“我将努力把权力所许可的和利益所要求的结合在一起, 以便使正义与功利二者不致有所分歧。”最符合材料思想的是
A.人民主权是不二选择
B.君主专制是天经地义
C.国家利益须至高无上
D.个人利益要合乎止义
2019-03-07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人表现出一种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但是,这种人的发展并不是由于他自己的过错而发生在他的身上,而是更多地由于一种历史的必然。这种发展并不只是发生在意大利人的身上,而且也发生在欧洲的其他民族身上

——摘自刘耀春《雅各布。布克哈特与意大利文艺复兴》

材料二:罗马教廷人士很巧妙地建筑了三堵墙来抗拒改革,使基督教走向毁灭。第一堵墙:当世俗政权向他们施加压力时,他们便声言:世俗权力没有过问他们的权力,宗教权力是在世俗之上的。第二堵墙:假使你引用圣经向他们加以指责时,他们便说:只有教皇才有解释圣经的权力。第三堵墙:假使你要用召集宗教大会来威胁他们时,他们又发明了一种说法,即只有教皇才有召集宗教会议的权力

——摘自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摘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毫无约束的利己主义”的实质并分析其成为“历史必然”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改革”是何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为“抗拒改革”罗马教廷建立了哪三堵墙?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人文精神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9-03-02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淮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个运动就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科学化或理性化的世界观指引下,试图在人类事务中发现一些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永恒法则”的努力。据此,“这个运动”指的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2018-07-12更新 | 364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淮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
2020-11-20更新 | 430次组卷 | 1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选修)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2018-06-09更新 | 7636次组卷 | 115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论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材料中“防止滥用权力”的原则是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自由平等
D.分权与制衡
7 . 发端于17世纪的启蒙运动几百年来饱受争议,人们对它的认识至今仍然在探索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事实上这种“科学理性”并不是启蒙所宣扬的“理性”的全部,它只是启蒙理性的一种,启蒙时代人们崇尚的另一种理性,并不绝对以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而是在更大程度上关注人的心灵感受、道德价值和人格完整,同时还不排斥宗教信仰。启蒙运动所依据的理性实际上有两种,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是伏尔泰们所尊奉的科学理性,后者则是卢梭们所钟爱的人文或人本理性。

——摘编自高毅《浅论启蒙运动的内在紧张》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有论者说,启蒙运动对权利和自由的激情释放出一种毁灭性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削弱了对共同体的任何感觉。但也有人争辩说,启蒙运动假设人性是无限可塑的,这个假定为极权主义国家将所有个性的痕迹从其主体那儿抹掉的企图提供了思想灵感。启蒙运动应该对法国大革命负责,对极权主义的产生负责。

——【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卢梭“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提出了哪些学说?其侧重材料一中的哪种“理性”?
(3)据材料二、三,概括启蒙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当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够承受的地步,人类就被迫改变生活方式,解决办法就是形成一个约定,使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建立一个共同体,称之为‘国家或政治体’”。提出上述主张的思想家应是
A.苏格拉底
B.马丁•路德
C.康德
D.卢梭
10 . 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彼此制衡,他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2020-04-04更新 | 72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