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世纪,人文主义者都把成为“皇家顾问”(向君主及其大臣建言)作为追求。而启蒙运动者则把自己看成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希望通过影响人民大众,制造并指挥舆论来引导当权者。这一变化说明
A.文艺复兴提倡君主专制
B.文艺复兴主张因信称义
C.启蒙运动重视公共意志
D.启蒙运动抛弃人文主义
2019-05-08更新 | 30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这场席卷全欧的思想运动以其富有理性的观念,唤醒欧洲各国乃至美国等国人民起来反对封建意识,反对教会权威,给处于黑暗统治中的人民以光明和希望。这次思想解放运动
A.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B.设计出资本主义的社会蓝图
C.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D.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2019-02-22更新 | 32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2020-03-07更新 | 560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宿迁马陵中学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C.破除了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D.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
2019-06-28更新 | 308次组卷 | 4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泗洪县洪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选修)试题
5 .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否定了君主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2018-11-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直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必修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被称为“再生”的理由,指出材料一中“艺术和知识的创新”的核心思想,说明文艺复兴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在上述观点的指引下,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文主义在欧洲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8-11-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直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必修三)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某一运动的领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该运动的旗帜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顺应自然
C.因信称义
D.理性主义
8 . “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不断得到解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个世界已经令人激奋的很,没有必要再去考虑来世了。看来人们产生的疑窦是,那种平静、遁世或独身的生活是否就比充满活力的群居生活或家庭生活,乃至纷乱和冒险的生活更胜一筹呢?要叫人相信教士会比俗人好,或是生活会导致严峻上帝的最后审判,这是困难的。认为人的意志和智力会把人引入歧途,这似乎是一种阴郁的教义,认为人是脆弱的生物,需要上帝的感化和拯救,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口是心非的说法罢了。强烈吸引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的,则是认为人具有巨大能力的这一概念。

——帕尔默、科尔顿《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认为,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对“人”的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是谁?
(2)据材料二概括路德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人”解放历程的趋势。
2019-02-1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下列符合“他们双重使命”的运动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0 . 孟德斯鸠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他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指导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
2018-10-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