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B.取得了人与上帝对话的权利
C.强调人应追求现实幸福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该观点
A.是“不断革命”的原动力B.是导致多数人的暴政的根源
C.实际体现“社会契约”思想D.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3 . 狄德罗曾受邀将英国百科全书译成法文时发现其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日。于是,狄德罗自行组织编撰了一部全新的《百科全书》。成书后遭到当局的公诉,理由是该书“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
A.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
C.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康德这一说法说明他主张
A.人的重要,人非工具B.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C.主权在民,天赋人权D.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2020-01-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5 .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各上流社会的沙龙纷纷以首先朗读伏尔泰的作品为时尚,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王也以与伏尔泰通信为光荣,而伏尔泰的大量作品却大都以反对君主专制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
A.专制君主的言行不一致B.欧洲专制制度已经衰弱
C.君主标榜民主作为手段D.启蒙思想成为社会潮流
6 . 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的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的共同点是
A.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具有强烈的民权精神
C.提出限制集权的理论设想D.推动了后世社会变革
2020-01-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7 . 伏尔泰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摧毁教会权威和粉碎“无耻行为”的斗争。孟德斯鸠还专门对天主教的政治影响作了攻击,并通过同时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历史教训来揭露天主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潜在影响。他们的共同目的是(        )
A.揭露天主教会的问题B.要求宗教和精神宽容
C.铲除宗教的价值作用D.以三权分立取代教会统治
2020-01-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福音书”,这次思想启蒙……直接结果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材料表明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社会转型B.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思想
C.大革命促进启蒙思想传播D.孟德斯鸠倡导三权分立
9 . 下表为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过程,其中从英国向法国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世界科学中心依据
汤浅光朝(日):平凡社年表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意大利1540〜1610 年1540〜1620 年
英国1660〜1730 年1660〜1750 年
法国1770〜1830 年1760〜1840 年
德国1810〜1920 年1840〜1910 年
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

A.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B.启蒙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C.法国经济发展超越英国D.英国科技投入不断下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B.共和制C.贵族制D.君主立宪制
2019-12-24更新 | 16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