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探究课题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陈小川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马蒂厄商务印书馆
《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玛丽莫斯特中共党史出版社
《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陈来商务印书馆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詹姆斯施密特上海人民出版社


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2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2 . “民本”思想和“民主”思想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起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对民的作用的认识更加清楚,所以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更加着意阐释、鼓吹,成了这一时期的一股思想大潮,并在萌芽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体系。同时,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家,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位。他们民本思想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孔子侧重于“为政以德”,孟子侧重于“民贵君轻”,而荀子的侧重点则是“恩惠于民

——《南阳日报》

材料二   突破与创新在民主政制中,没有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转付于人,以致对事物再不能表示意见,他只把天赋之权交付给大多数,他是那个社会的一分子,这样,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异。在他看来,民主制可以使人人平等,人们可以享有宗教信仰、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联系与区别民本主义思想与民主主义思想不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从根本上是正相对立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家往往在强调“民本”的同时,又强调“君主”。因此,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者同时也是君主主义者。

——俞可平《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至于民主共和之新政体,以理论言之,与我先民以往政治理论及政制精神靡(无,没有)不合。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体系的原因。
(2)材料二在“民”的认识上有何突破?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宾诺莎的思想在18世纪晚期的美国是如何体现的?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其中民本和民主思潮的“实质性的区别”,选择材料三中的任一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3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法国重农学派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分支。弗朗索阿·魁奈是重农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法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法国在连续不断的对外战争中与整个欧洲为敌,加之18世纪初出现的数次农业歉收,民穷财尽,经济凋敝。魁奈在1758年发表了《经济表》,系统地表述了重农主义理论。他认为抵销了全部生产费用以后剩余下来的产品,便是“纯产品”。而只有农业才能生产出来“纯产品”,因而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唯一的“生产者阶级”。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只是进行加工,所以不是“生产者阶级”。一国进入市场交换的商品,应有一个能确保盈利的较高售价,这取决于国际市场上通商各国之间稳定的“平均价格”或“共同价格”。一国经济繁荣和良性运行,重在实行大规模的土地经营。经济运行必须遵循自然秩序,要使私人利益增进公共福利和纠正非理性的自由,这又需要“政府之手”予以干预。重农学派的思想给后世提供了一个“自由竞争+政府干预”的模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国家宏观调控”思想的先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魁奈重农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魁奈重农主义理论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
A.天赋人权的思想
B.直接民主的思想
C.代议制民主思想
D.社会契约的思想
2016-11-21更新 | 46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段考12月文综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纵观整个中国古代与近代社会,政府运转一直是两大中枢点,一是中央权力,二是君主权力,简言之,即地方权力归于中央,中央权力归于君主,这一政治结构的设计师是战国时代的韩非,韩非认为国家权力的运行与管理的实现,应当做到:“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摘编自齐涛《集权与专制下的政府职能》


材料二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属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材料三历史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逐步传入中国。从不满君主专制、羡幕民主政治到反对专制政体、建立民主政治的要求,从忠君爱国到抑君爱国再到叛君爱国,先进的中国人逐步把目光和心思从唐虞盛世转到中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在中西比较中以新的思维传统的专制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从救亡图存出发,用进化论来论证民主政治取代君主专制的历史必然性,以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为理论武器对君主专制主义展开了猛烈的批判,力图在中国建立一个在西方早已出现的民主政体。

——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两大中枢点”,分别指出西汉、唐朝政府运转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伏尔泰的观点。(要求:对材料中的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冲击专制制度的因素。
6 .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是反腐倡廉、预防犯罪的有效手段。
材料   英国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1883年,议会通过《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1978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政府官员行为道德法》,1989年,又修订为《道德改革法》。它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由新成立的道德署收存,总审计长负责审查。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刘植荣《外国公务员如何公示财产》
请回答:
(1)材料中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哪些原则?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财产公示制度能成功推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要履行这种义务,君主们极易陷于错误,要行之得当,恐不是人间智慧或知识所能做到的……”。它体现的是
A.人民主权B.自由主义政策
C.社会契约主张D.限制君主权力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与清朝编撰《四库全书》的同时,法国狄德罗主编了《百科全书》,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对封建文化专制的批判B.对近代实验科学成就的总结
C.是各自文化发展的总结D.采用了基本相同的学科分类
2010-10-13更新 | 9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广西林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