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某学者认为,卢梭的理想政体是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主张在现实政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但是卢梭又鼓吹由一个立法者根据社会“公意"制定成文法,这是对开明专制的辩护。该学者意在强调卢梭的主张(     
A.忽视了精英对政治的影响B.具有激进与保守的双重属性
C.把空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这一运动的主要特点不在于反映和描绘生活,而在于相信人的思维具有塑造生活本身的力量和使命,从而形成了能运用到一切知识领域的分析批判的武器,进而推动了思想的世俗化进程。材料中的这一运动,旨在(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追求人性解放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推动科学发展
C.规划人类理性王国打破封建特权
D.摆脱天主教会控制实现信仰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卢梭认为,人生而是自由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权革命,以强力夺回自由。由此可知,卢梭意在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让渡B.以民主共和制代替封建制
C.君民之间自由平等D.利用契约保障个人的权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阐述: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是神圣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这一阐述强调了(     
A.自由平等B.议会至上C.民主共和D.天赋人权
2022-07-09更新 | 31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他主张:“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任何两个权力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上文中的“他”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论及父亲对子女的监管权,他认为(未成年)子女尚不能运用理性去生活,因而在政治上还不能成为自由人。孟德斯鸠在此强调的是
A.理性是获得自由的前提B.家庭是儿童教育的主体
C.情感经验比理性更可靠D.父系家长权威不可侵犯
2022-06-08更新 | 62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A.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B.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D.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
2022-06-08更新 | 5507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卢梭认为:“自然的感情会指引人们去满足公共利益,而理性则鼓励自私,会引导人们误入歧途。……人类最好的美德,如同情心、无私和诚实都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产物。但是理性却会窒息人类的天性和自然本能,导致邪恶。”卢梭的这一认识
A.突出了感性的认识功能B.全面诠释了理性主义的内涵
C.意在维护私有制的基础D.推动了资本主义秩序的建立
9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C.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D.认为中国落后在于封建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启蒙运动时期,官方对出版业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当时的作者要么匿名出版,要么在评论时局时加以掩饰,伪装成对外国局势的评论,但即使这样,当时欧洲的出版业仍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欧洲出版业的进步又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这表明
A.启蒙思想得到了欧洲的一致追捧B.君主专制体制已完全瓦解
C.启蒙思想与出版业二者相互影响D.大众文化冲击了贵族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