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狄德罗主张,国家应当从教会手中收回一些管理社会的权力,让平民百姓都学会读书算数的本领。大量删削那些无用的古典学科,突出数物化等学科的地位,辅以文学、历史、音乐、图画等科目。这些主张
A.强调了科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B.阐明了宗教改革的终极目标
C.确立了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目标D.蕴含了理性主义的教育思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教改革前的西欧社会是一个宗教普世主义下的二元政治体制社会,传统的阶层制国家只有边陲而无国界,中央政权对地方控制有限,因而君主一直处于与教权和地方贵族分权的政治斗争中。英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宗教改革破除了基督教神学大一统的局面,将宗教事务变为民族事务,创建了民族教会,推广民族语言,从历史、文化、语言、心态上推动了英格兰的民族认同,催化了民族意识,构建了整合性的英格兰民族。伴随宗教改革的到来,英王亨利八世及其后继者不断健全国家机器以及法律实践,在民族与国家的共同建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民族国家这种新型政治共同体。

——摘编自周曼斯《英国宗教改革与16世纪英格兰民族国家的构建》

材料二   在长期的思想启蒙运动风云变化之中,从意大利到法兰西,从德意志到俄罗斯,倡导民族话语,复兴民间文化,注重现实生活,鼓励科学技术等新文化运动事件此起彼伏。这些新.事物的出现标志着旧文化观念的衰落以及新文化观念的形成,这也是各民族身份认同的有力见证。例如。意大利学者维柯的《新科学》,法国学者伏尔泰的《风俗论》,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的诗歌,德意志诗人歌德的《浮士德》等都是在欧洲启蒙时代出现的民族文化语言经典之作,对于建构各民族文化认同有重大作用。没有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的民族语言创作,西方诸民族国家就无法突破古代文化遗产和教会文化霸权的历史局限,西方各国的现代民族文化谱系也就无法建构起来,而各国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革也难以持久。

——摘编自江宁康(启蒙运动与西方现代文明的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宗教改革对英国民族国家构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一书中写道:“科学不仅没有促进精神进步,反而导致了道德沦丧。”此时他已意识到,启蒙运动的弊端就在于没有意识到道德价值对科学理性具有基础性的建构意义。这表明卢梭
A.对理性王国极度失望B.强调公民素质的重要性
C.夸大了科学的消极性D.对启蒙运动进行了反思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契约生活这一领域,官方主流文化习惯以“义利”关系来衡量人们实际契约生活中的具体交易行为。这种“重义轻利”观念的宣扬使得古代中国契约生活的道德性更为突出,在官方主流文化看来,契约的互惠性应该让位于契约的互助性,他们视契约为老百姓之间相互救助的重要手段。在儒家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双重“绑架”下,中国古代的契约制度缺少天然的商业属性,其被赋予了更多“救助”的责任。这就使得,如果“义字当头”,“利”就可以让位,甚至可以被忽略。而这种“义”需要到怎样的程度呢?似乎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而助人为乐、与人为善这些传统美德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最理想的“借口”,于是白纸黑字契约在“良心”和“道德”面前变得一文不值,你若较真,别人还会倒打一耙。

——摘编自万珊珊《从中西方契约文化看当今社会契约精神缺失》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封建经济关系的崩溃、罗马教廷的衰落以及新教的出现、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取代信仰的一致性、身份地位被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平等交往所取代,这一切变化导致非常重要的结果:一是个人主义的崛起,对个人的生命、安全、财产、自由等诸项权益的保护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二是民族国家的兴起,以前那种概念模糊的“神授”王权、“天赋”帝国被具体的、强大的国家统治权力所代替。近代最早完整地提出社会契约理论的是荷兰思想家格劳休斯,往后的斯宾诺莎以及英国的霍布斯、洛克,法国的孟德斯鸠、卢梭等,这些人推开上帝、离经叛道,明确反对君权神授,用理性主义代替神秘主义和愚民政策。他们都相继提出了各有独立见解的社会契约理论。在这些思想家那里,有的利用社会契约理论来为君主专制制度辩护,但更多的则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借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来论证主权在民、主权利民以及自由、平等的政治主张,来论证进步的民主思想。

——摘编自罗国亮《试析近代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由来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契约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德波认为美洲恶劣的自然环境会导致进入美洲的动植物发生“退化”,如移植到美洲的甘蔗糖分明显不足;白人的后裔进入美洲后也会逐渐“缺乏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观点
A.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产物B.源于欧美大陆的相互隔绝
C.体现了反殖民主义的立场D.旨在突显欧洲文明的优越
6 . 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与新教各派之间互相仇视,甚至由此引发宗教战争。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提出了信仰自由的主张。这一变化体现了
A.宗教改革具有局限性B.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C.人类理性精神的进步D.宗教神学地位的崩溃
2022-05-23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考试(四)历史试题
7 . 卢梭指出:“人们在订立契约时,并不是白白地转让自己的权利,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他同时强调在按照缔结契约的国家中,人们仍然是自由、平等的,不过是丧失了自然的自由,但获得了社会的自由。这表明他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侵犯B.人有能力保护自身权益
C.天赋人权不可让渡D.国家是保障自由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一定意义上,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霸权,是占支配地位的群体对其他群体(包括男性对女性)的霸权,故女权主义在继承理性遗产的同时也批判启蒙运动,女权主义与启蒙理性存在复杂的关系一挣脱与羁绊共存,材料表明启蒙运动
A.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B.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
C.存在严重的阶级局限性
D.成为西方建立霸权的工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建构的未来社会图景有三个层面:自由、平等和宽容,后来发展为自由、平等和博爱。而同时期英国思想家则提出了“商业社会”、“文明社会”的概念,论述了未来社会的基础架构是市场、法律、道德这三大基础要素。两国思想家构建理想蓝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国工业革命的基础不同B.两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同
C.两国历史传统上的差异性D.两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06更新 | 28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新时代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素质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