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的朋友得知其死刑即将执行,就赶来劝说苏格拉底同意他的逃狱计划,但被拒绝。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自己被处死,会对亲人朋友、对那些本来可以挽救他生命的人们造成打击。但如果逃跑,伤害城邦颁布的法律是更为严重的后果。这表明苏格拉底
A.将法律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B.以死唤醒人们认清雅典民主的弊端
C.认可了法庭对他的罪名指控D.坚信自己的信仰能够挽救城邦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格拉底对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心灵是安排一切的原因”的原则寄予厚望,但最后却非常失望地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完全不用心灵……而是求助于气、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具有人文精神内涵的哲学追求B.主张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
C.将个体主观感受作为是非标准D.忽视了对雅典现实生活的关注
2021-04-15更新 | 31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2021-03-16更新 | 742次组卷 | 3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9届高三上学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格拉底一再强调自己只是“助产士”的身份,道德产生的主体是待产者本身、是立足于先天的真理胎儿而采取助产的方式,尊重人的主体性。由此可见,苏格拉底意在强调
A.道德教化要立足于人的自然禀赋B.论证了天赋人权和生而平等理论
C.把造就治国人才定为教育的目的D.首次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2021-03-10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曾说:“真正为正义而奋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可见,苏格拉底认为
A.人要积极参与政治B.知识就是美德
C.直接民主存在缺陷D.人是万物的尺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重视道德培养B.主张理性思考
C.关注人的理想D.主张美德即理想
2021-01-2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苏格拉底在面临死刑的执行时,其弟子克力同劝他逃离监狱遭到拒绝,苏格拉底说道∶"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不光是现在,而是一向如此。"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强调个体的自我感受B.注重维护公民的权利
C.秉持理性至上的原则D.赞同雅典的法律判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健康的身体不能使心灵变好,但是良善的灵魂却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身体的状况,所以运动是在心灵接受适当训练之后才会出现,有宽慰的心灵才有闲暇的成分。可见,苏格拉底意在强调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B.“认识你自己”
C.“未经审视的生活毫无价值”D.“美德即知识”
2021-01-0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史料解读是运用史料的重要基础。下列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史料解读
A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反映了智者学派的观点
B人类天性本善,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原始社会最美好。体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C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阐述了生物进化原则

A.AB.BC.CD.D
2021-01-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