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A.物质生活
B.科学精神
C.理性价值
D.自由权利
2019-07-11更新 | 374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反馈测试历史(选修)试题
2 .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开启了以个体研究为重点的先河,第一次尝试解决“我是什么”和“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他们的思想
A.体现雅典民上政治特征
B.否定神的意志高于一切
C.表明人类自我精神觉醒
D.强调社会普遍道德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评价古希腊某哲学家时指出: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该学者评价的是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自创新神”和“腐蚀青年”两项罪行。苏格拉底申辩称“我所做的无非是劝告青年人和老年人不要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和财产,而轻视自己的灵魂”。据此判断苏格拉底
A.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B.追求人的精神修养
C.推崇“知识即美德”
D.强调人的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C.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
2019-05-12更新 | 1159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苏格拉底认为“‘为善至乐’,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所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所谓“仁”就是“仁者爱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B.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
C.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
D.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
2019-05-09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
A.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
B.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
C.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
D.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向善
2019-04-26更新 | 136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年度高二(选修)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褒读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主张探讨人类社会
B.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
C.追求道德和正义
D.体现神秘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外界的环境和人事常常变化,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人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梳理,不断形成新的观念和认识。这反映了
A.肯定知识即美德
B.人不必要遵守法律判决
C.人要追求自由平等
D.人要不断地认识自我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认识你自己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