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一只马虻,这个城邦因为身体庞大而日趋懒惰,需要马虻的刺激;而孔子则发出“周文王死后,一切文化遗产都在我这里”的豪言壮语。可见两者
A.都关注国家兴盛与否
B.都提倡“认识你自己”
C.都以人为哲学研究对象
D.主张做事要审时度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认为人不可能认识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思想
A.蕴含人文主义色彩
B.宣扬理性主义精神
C.关注人性本身研究
D.深受宗教思想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三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
A.形成于雅典民主由盛转衰的时期
B.与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完全对立
C.启迪着人们理性思考问题的智慧
D.以隐晦的比喻来解释事物的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C.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
2019-05-12更新 | 116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名师联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甲:这是对智者学派主张贵族政治的批判
B.学生乙:理想国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顶峰
C.学生丙:柏拉图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学生丁:他用理性设计挽救了衰退的古希腊城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褒读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主张探讨人类社会
B.维护雅典的直接民主
C.追求道德和正义
D.体现神秘主义色彩
7 . 公元前4-2世纪左右,中西文化史上,有两件事令学者们扼腕叹息:一为中国秦王朝的焚书坑儒事件,大批文化典籍与儒生学者被坑杀埋葬;二为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被古希腊雅典判处死刑,其思想体系与睿智学说在如日中天时而殇。这说明
A.专制主义的缺陷
B.当权者的需要
C.其思想违背了社会潮流
D.其思想都体现民众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人们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
A.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
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
C.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
D.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
2019-03-29更新 | 563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东西方文明中同时出现了早期的人文精神。这个时代被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下了属于“轴心时代”人文思想主张的有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天人合一”
③“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外界的环境和人事常常变化,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人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梳理,不断形成新的观念和认识。这反映了
A.肯定知识即美德
B.人不必要遵守法律判决
C.人要追求自由平等
D.人要不断地认识自我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