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重点是社会秩序
C.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D.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2 .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2018-11-30更新 | 151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上期第一次双周练历史试卷
3 .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一种“最尊贵的才能,一种最高贵的才艺。因为它是王者的技艺。因为它是王者的技艺,是称作帝王之术的”。他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多数人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公民大会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C.公民大会排斥政治精英的参与D.社会底层控制了国家管理权
4 . 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C.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D.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6 . 公元前4世纪末期,地中海区域较大的城市纷纷兴建剧场,所演出的戏剧不仅宗教成分减少,甚至敢于讽刺当时政治家和不良风气习惯。这反映了
A.民主政治在地中海区域普及
B.人文精神影响日益广泛
C.政治家兴建剧场以取悦民众
D.希腊文化繁荣达到巅峰
7 .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A.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即知识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认为有关世界的“事实判断”不等于有关世界的“价值判断”,世界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而是因为存在着一种使世界万物都追求完满性的力量。由此可以推知,苏格拉底已意识到
A.人类应与世界万物和谐相处
B.认知世界应根植于理性
C.人类依靠自身可以认知世界
D.自然运行有其自身规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理性”贯穿于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始终。下列符合苏格拉底“理性”思想的是
①“知识就是感觉”
②“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③“幸福在人间”
④“无知愚昧是罪恶之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柏拉图说:“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即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所以正义的落脚点是一种秩序……城邦的正义就是城邦的每一个人都按照他的禀赋,安于他所属的位置。”这从侧面反映了柏拉图主张
A.社会平等
B.精英政治
C.等级秩序
D.主权在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