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柏拉图认为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使雅典处于无政府状态,“那些被判了死罪的或要流放国外的,竟好像是去旅游一样,照旧在另一个地方的人流中招摇过市”“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柏拉图意在(     
A.批判无政府主义B.反对无限度的自由
C.指责雅典的公民D.主张放弃民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为小明同学制作的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的知识卡片,判断此人应该是(     
A.泰勒斯B.普罗泰格拉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20-1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非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人物与其评价不一致的是(  )
A.普罗泰格拉——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B.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D.柏拉图——强调在自然界中人是最高级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独特的自然能力是理性,理性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并趋善避恶的能力。当理性如此指导人的行为时,理性便成为德性。根据自然目的与自然能力相适应的道理,可知幸福生活必然是有德性的生活状态。下列各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人要注重实利,忽略道德B.人要放弃现实生活的幸福
C.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D.人要树立顺应自然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湘南三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认为:常人既不能完全消灭兽欲,虽贤良也未免有热忱,这就往往在执政的时候引起偏向。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祇和理智的体现。据此可知,他强调治国应体现
A.贤人执政B.王在法下C.道德优先D.理性至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苏格拉底把雅典面临重重危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道德沦丧,其救治方案就是要转变人的灵魂,以道德兴邦,重塑正义。为此,他提出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契约论C.美德即知识D.人民主权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希腊先哲们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贡献是(     
A.把智慧与美德区分开来B.把哲学讨论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C.追求真理但是更爱吾师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出这个观点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