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据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描述,面对死刑的审判结果苏格拉底说道:“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他拒绝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免刑的机会,最终慷慨赴死。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A.社会的公平正义彻底崩溃B.法律判决的结果符合正义
C.法律应具有独立的权威性D.主张建立正义的法律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苏格拉底对陪审团说:“我试图说服你们每个人不要更多考虑实际利益,而要更多地关心心灵的安宁和道德的完善,更多地考虑国家利益和其他公众利益。”苏格拉底的言论体现雅典(  )
A.追求功利主义过甚B.法制建设很不健全
C.民主政治被人操纵D.人文思想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说他一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情都没有做。柏拉图最重要的理论著作《理想国》主要讨论的就是正义。亚里士多德更关注什么样的正义是最现实和可能的。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试图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B.源于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反思
C.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D.致力于实现公民内部的平等
2019-12-25更新 | 717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认识到当时社会已从原来的“有序”变成“无序”从原来的“治”变成了“乱”。外部世界的失落,促使他转而经营人的内在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内在的精神大厦的设计和建设”指
A.重建雅典的有序社会B.恢复雅典城邦的繁荣
C.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D.重构社会道德价值观
2019-12-12更新 | 622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2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5 .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哥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卢梭——社会契约                                        ④伏尔泰——三权分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2019-11-27更新 | 125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D.美德即知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苏格拉底曾在法庭对审判官说:“人中最高贵者,雅典人,最雄伟、最强大,最以智慧著称之城邦的公民,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钱财,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修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民主与法治B.追求智慧和真理
C.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D.追求财富和荣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对人的认识与普罗泰格拉的不同从侧面反映出
A.城邦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
B.神学对城邦的控制渐趋松动
C.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日渐暴露
D.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他认为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他”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民主政治
B.对理性的尊崇
C.强调依法治国
D.忽视集体利益
2019-08-14更新 | 357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