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孔子周游列国图》和《理想国》的封面。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而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格拉底拒绝讨论宇宙的性质等玄妙的问题。他说,在这些问题上伤脑筋是演滑稽戏。也就是说,哲学研究客体是毫无意义的,哲学应当研究的是人类自身。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B.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C.对学术研究持否定态度D.反对认知外部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D.追求思想自由,崇尚人的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认识你自己”原本是一句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石柱上的著名箴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苏格拉底这一做法
A.违背了真诚的道德原则B.表明其对神灵的怀疑和亵渎
C.体现人文精神根植久远D.体现出哲学源于宗教神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基于此,他们提出的重要主张是实行
A.王道和民主政治B.人治和以法治国
C.仁政和道德教育D.王道和自我节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独特的自然能力是理性,理性是一种分辨是非善恶并趋善避恶的能力。当理性如此指导人的行为时,理性便成为德性。根据自然目的与自然能力相适应的道理,可知幸福生活必然是有德性的生活状态。下列各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人要注重实利,忽略道德B.人要放弃现实生活的幸福
C.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D.人要树立顺应自然的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2-2013学年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建议人应该过一种诚实的生活,荣誉要远比财富、名声和其它表象的东西重要。他谴责那些哗众取宠不愿意追求个人人格完善的人,他坚持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反对追求物质B.主张人人平等
C.谴责言语说教D.注重道德养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是人的心灵先天就有的。把人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和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通过教育实现知德合一B.唤醒人内在的理性精神
C.教育主要服务城邦政治D.接受学校教育是必要的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