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一主张
A.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B.说明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点完全一致
C.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D.以个人感受作为价值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视家庭与城邦势如水火,城邦中的治邦者和城邦卫士没有家庭生活,唯其如此才能向公民奉献普遍的友爱,才能实现城邦最大限度的团结。这反映出柏拉图
A.主张公民集体利益至上B.批判直接民主的弊端
C.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D.肯定人类的奉献精神
2022-01-21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这表明苏格拉底
A.认同和体现了理性的精神,追求思想自由
B.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主张精英治理国家
C.更加强调个人主观感受,主张重塑人的道德价值观
D.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是对智者学派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提出“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一系列哲学命题,其中所贯彻的—个最严肃的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
A.最早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B.是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C.否认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D.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苏格拉底早年说过:“希望知道事物的原因,知道一件东西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产生,为什么消灭。我认为是一件很高尚的事业。”后提出:“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苏格拉底认识的变化对古希腊的影响是
A.功利主义成为公民共同追求B.使个人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
C.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D.促进了哲学发展方向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说明苏格拉底
A.批判古希腊民主缺乏理论B.推崇宗教信仰和道德生活
C.主张以道德捍卫城邦制度D.反对雅典受到神学笼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从色诺芬得回忆和柏拉图的作品中,人们看到苏格拉底只是批判民主的某些缺陷而不反对民主本身,认为苏格拉底是一位真诚、热情为民主诊病的医师。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深受雅典社会民众敬仰B.肯定雅典城邦至上原则
C.质疑雅典民主政治体制D.反思雅典民主运行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虔诚”“节制”“勇敢”和“智慧”都只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名称而已”。一切德性的本质与智慧的本质是相同的,“一个人是有德性的,当且并仅当且他是有知识的。”由此可见,苏格拉底(  )
A.对道德内涵没有清晰认识B.注重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C.具有并宣扬理性主义精神D.强调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苏格拉底对于知识的认识和探讨哲理的方法很有特色,其一生虽无著述,但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记述了他的思想。后来雅典法庭以渎神、败坏青年罪名,判处他死刑。临死之际,他坦然自若,坚持自己的思想。这说明,苏格拉底的重大成就在于(     
A.创立独特的学说体系B.发挥了哲学上的启蒙作用
C.坚守自己的思想信仰D.培养了众多有名望的弟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苏格拉底指出:“知识不可能在我们感能力的属性中,而要在心智对它们的思考中搜寻到。”这体现出苏格拉底
A.主张“美德即知识”B.提出主权在民思想
C.捍卫人的信仰自由D.强调人的理性思维
2021-11-05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富平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