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师生对话,消除一切错误或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内心,从而发现真理。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主张认识你自己B.提出了“美德即知识”
C.追求至善的生活D.强调师生平等对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2020-11-20更新 | 328次组卷 | 100卷引用:2013-2014年甘肃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苏格拉底建议人应该过一种诚实的生活,荣誉要远比财富、名声和其它表象的东西重要。他谴责那些哗众取宠不愿意追求个人人格完善的人,他坚持认为人需要不断思考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反对追求物质B.主张人人平等
C.谴责言语说教D.注重道德养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出这个观点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针对智者学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古希腊某学者进一步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该学者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普罗泰戈拉
2020-11-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苏格拉底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任主观的武断,或者会被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意见所左右,又或者会被传统习惯所左右,因此,人就不会追求善,而跌入恶的深渊。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强调人的价值B.提出“认识你自己”
C.否定传统权威D.主张“美德即知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理论上,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此,他们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分别是实行(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兼爱和自我节制D.人治和以法治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这一看法
A.揭示了人性本恶B.揭露了商业社会的弊端
C.强调了道德标准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倡导美德D.强调理性
2020-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五次阶段性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