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美德即知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认识你自己”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柏拉图认为,很多戏剧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把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当作重点的模仿对象,这些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同时摧残理性、滋养情欲。他意在强调
A.人文精神易造成思想混乱
B.戏剧应该取消以净化社会
C.文艺衰微是由于民主泛滥
D.文学艺术必须要富涵美德
2019-09-25更新 | 369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苏格拉底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民主政治
B.对理性的尊崇
C.强调依法治国
D.忽视集体利益
2019-08-14更新 | 357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
D.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提出: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A.强调神的伟大价值B.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
C.属于自然哲学范畴D.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2019-08-12更新 | 827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有两个:“一个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另一个是人们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所以灵魂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此观点
A.最先注重了对人的研究
B.具有明显的宗教神学观
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D.是对人自我意识的否定
9 . 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与民众之间矛盾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泰格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境况下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
A.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
C.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D.人们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这一看法
A.揭露了雅典社会的弊端
B.揭示了人性本恶
C.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突出美德重要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