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针对此问题,苏格拉底主张
A.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B.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C.主观感受无助于人对世界的认识D.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
2019-01-30更新 | 1503次组卷 | 67卷引用: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3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19-01-30更新 | 1974次组卷 | 4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希腊人有理性的一面,甚至为了真理不惜牺牲宝贵生命——就像苏格拉底那样。但求神问卜即“封建迷信”的习惯很普遍,连柏拉图也骄傲地宣称:“要说祭神次数之多,迎神赛会之瞩目神圣,当推我们雅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希腊文明的精神水平受制于低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B.古希腊有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水平也属世界最高
C.古希腊人办事基本靠神,但精神文明靠理性
D.当代希腊乃至欧洲人只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人的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看来,以各种实用对象如从政、挣钱等为目的的智术的流行,恰恰败坏了人们的德性,智者们正是导致人们德性败坏的罪魁祸首。据此,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批评智者学派
A.轻视教育
B.功利至上
C.善于诡辩
D.违背天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B.拯救人类心灵
C.追求生命价值
D.“认识你自己”
2018-12-25更新 | 743次组卷 | 4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古希腊有位哲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火光把影子投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他用囚徒和洞穴之喻来代表人类的现状,旨在强调
A.关注人的世界
B.理性高于感觉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
9 . 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
A.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
B.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C.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
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度
10 .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2018-11-30更新 | 1518次组卷 | 34卷引用:甘肃省西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