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7 道试题
19-20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这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著作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对欧洲社会的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2 . 西方文明史发展的某个时期,“明快鲜艳的色彩已经遍布欧洲……体现悲观情调的灰色和黑色,让位给了代表尊贵的金色、代表热情和爱情的红色、代表优雅和风度的黄色……总之,亮丽的生命取代了忧郁的生命”。能够体现上述时期绘画风格的作品是
A.B.
C.D.
3 . 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该观点(     )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
C.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D.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
4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复在向国人介绍文艺复兴时用了“古学复兴”一词。较多着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培根、笛卡尔等人及其学问在西方知识史上的成就,他试图通过比较中西学术,用西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传统学术,达到古今中西融通,保存固有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吸收西学、缓进图存的目的。

——编自崔春雪博士论文《欧洲文艺复兴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材料二   胡适认为欧洲15-16世纪的历史,一般被称为“文艺复兴时代”,但这一译法“不足以尽之,不如直译原意也”。照胡适的理解,Renaissance是欧洲各地区改变了中世纪用拉丁文写作的传统,开始用本民族语言创作文学,以语言再生或文学再生的措施,造就民族国家再生的时代。从欧洲反观中国,胡适把拉丁文与文言并列,而把意大利语、法语等现代国家语言和中国民众口语相提并论。

——摘自葛兆光《一个历史事件的旅行》

材料三   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了道佛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欧洲步入近代社会以后,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启蒙运动时期被称为“理性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和胡适对文艺复兴认识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理学”和近代欧洲“理性”的不同含义;并阐述“理性”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1-09-1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B.建立政党宣传政治主张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2021-08-31更新 | 306次组卷 | 12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房间:一个小小的私人空间。在那里,受到良好教育的绅士和淑女会以书为伴,寻觅属于自己的安宁。这种新式房间的出现
A.说明收藏书籍成为时人共识
B.凸显人的个性独立和自我发展
C.说明男女平等的观念得到认可
D.表明教育已经得到了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表明文艺复兴后
A.人终于拥有了现世生活B.人的价值开始得到肯定
C.人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D.人摆脱了基督教的束缚
2021-05-08更新 | 453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就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10 . 十四世纪欧洲黑死病流行期间,由于教会的无能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怀疑,天主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文化上的领导地位,为更加现实的思考留出了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冲击
A.使得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B.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作了准备
C.挑战了天主教会的创世说D.直接导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