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下列对“礼崩乐坏的时代”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出现道德滑坡
B.文艺复兴推翻基督教神权统治,尚未建立新文化体系
C.资产阶级革命试图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引发混乱
D.浪漫主义使个人主义膨胀,造成混乱和无序
2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神,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反对基督教神学统治的要求B.肯定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统治者强化世俗王权的愿望D.个人私欲膨胀和泛滥的趋势
3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的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传统文化外衣B.建立政党宣传政治主张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2021-08-31更新 | 306次组卷 | 121卷引用: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世纪,基督教成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保存者,《新约》中的许多故事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翻版;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这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据此可知,基督教
A.与科学精神并无根本性的冲突B.化解了神权与世俗文化的矛盾
C.同文艺复兴存在一定历史渊源D.旨在保存古希腊罗马文明成果
2021-08-03更新 | 846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中的女性形象被誉为“是维纳斯与圣母玛利亚的结合,是精神美与肉体美的统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
B.是欧洲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念的反映
C.刻画了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
D.画所表现的是对宗教题材的“神”的歌颂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思想家们流传下的著名观点或名言


材料二 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 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 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 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研究内容有何异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 阶级和经济原因。
2021-01-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它关注人自身的价值,以理性的宗教信仰代替绝对的神权,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世俗生活的享受,追求财富。这些主张通过一系列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重新对古典文学艺术的发掘而得以彰显。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
A.宣扬了人文主义的思想B.号召彻底抛弃宗教信仰
C.以复兴古典文化为目的D.不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2021-01-0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8年12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8 . 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另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代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三   “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和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把“欧洲从中世纪引向……近代世界”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说“复生”和“新生”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进入中国的各种文化思想中能脱颖而出,“扎根于中国社会”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所起作用的认识。
2020-12-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经典建筑简介

建筑名称及图片建造时间建筑风格及特点

[德国]科隆大教堂
1248年始建哥特式建筑(流行于12-16世纪的欧洲)。
科隆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最高处约157米。教堂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情感,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

[意大利]维琴察圆厅别墅
1552年建成文艺复兴式建筑(流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
维琴察圆厅别墅四面均用同样的大台阶通向户外,门廊装饰罗马式廊柱。建筑简洁大方,各部分比例均称,构图严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纯洁、端庄和高贵的美感,也有诗情画意。

[意大利]圣卡罗教堂
1641年建成巴洛克式建筑(流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
圣卡罗教堂是位于罗马的天主教堂,建筑立面的平面轮廓为波浪形,中间隆起,基本构成方式是将文艺复兴风格的古典柱式曲线化,同时添加一些经过变形的建筑元素,例如变形的窗、壁龛和椭圆形的圆盘等。教堂内部结构几乎没有一条直线,装饰主要以大理石和金箔为主,显示出天主教会的财富与权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3-17世纪欧洲建筑流行风格的演变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思想原因。
2020-12-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同一过程。”“同一过程”是指
A.反对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B.批判教会对人性的束缚
C.人文主义向理性主义转变D.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020-12-2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