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科举屡试不第,潜心家中著书才有了“三言”,凌濛初多次赴考未中后有了“二拍”,清代蒲松龄和吴敬梓亦屡困科场,《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相继问世。这些现象可以说明,明清时期
A.科举制逐渐僵化B.传统价值观的瓦解
C.新的经济因素出现D.文学形式种类繁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有许多这样的情节: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风雪山神庙,被迫上了梁山:鲁智深原名鲁达,本来在渭州经略府担任提辖一职:裴宣,本是京兆府的一个小官。这从侧面反映了
A.理学失去了约束力B.士人对平等自由的渴望
C.市民追求自由生活D.明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3 . 凌蒙初在《初刻拍案惊奇》的序中说:“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同——时期的文学批评家也强调小说要写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用“极近人之笔”,描写眼前事物,状写市井百态。这表明明末
A.理学思想影响式微B.传统小说得以突破
C.文学创作陷入困境D.文人关注市井文化
4 . 自南宋至明,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
出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南宋)《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元)《西游记》小说(明)
形象特点“妖精”,取经过程中的护法,学问渊博、文质彬彬“白衣秀才猴行者”。身上残留妖性较浓,但开始向着平民化倾斜。剔除市井小民恶劣负面形象,抽离妖性,从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转变为遵守道德良知的神猴。

A.反映文学艺术形式推陈出新B.反映神魔小说风靡全国
C.受不同时代环境的影响D.因作者掌握史料程度不同而不同
2021-06-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B.轻商思想淡化
C.拜金主义盛行D.商品经济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产生了一系列章回体小说,其中很多内容对研究历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引用时需加以辨析。

材料一   且说当时兀颜延寿将引二万余军马,会合了太真驸马、李金吾二将,共领三万五千番军,整顿枪刀弓箭,一应器械完备,摆布起身。早有探子来①幽州城里,报知宋江。宋江便请军师吴用商议:“辽兵累败,今次必选精兵猛将前来厮杀,当以何策应之?”吴用道:“先调兵出城,布下阵势。待辽兵来,慢慢地挑战。他若无能,自然退去。”

——施耐庵《水浒传》

材料二 说这(明朝)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材料三   太监叩头道:“③奴婢乃司礼监内臣,这几个是锦衣校尉。”行者道:“这招医榜,委是我揭的,故遣我师弟引见。既然你主有病,常言道,药不跟走,病不讨医。你去教那国王亲来请我,我有手到病除之功。”

——吴承恩《西游记》

材料四   话说浙江杭州府,宋时名为④临安府,是个帝王之都。旁边人也道:“执照真的;没一个无因而来之理!”两下甚难解交。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材料中划线部分有两处不符合小说所反映朝代的史实,请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7 . 晚明以来,小说戏曲成为通俗文化的核心,并且由文人与商人所共享。《三言二拍》中的两百个故事里,至少有七十个是取材于当时的商人。《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这些现象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消亡B.小说发展到鼎盛阶段
C.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人与文人待遇相同
8 . (古代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儒家,中国的思想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争鸣,各擅胜场。秦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明代中叶以后,士大夫不再专擅学术与文化活动,于是明代后半期的文学、戏剧、艺术诸方面,也出现了浪漫精神的风气。……戏剧方面,自从元曲兴起,中国的舞台艺术进入成熟阶段。明代南曲渐盛,多为民间传奇戏,却各地有各地的地方戏。明代中叶,昆曲兴起,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吸收南北曲艺长处,甚至引入江南民歌小调,又经江南文人学士的帮助,昆曲遂一跃而为戏剧主流。

——摘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代各思想流派“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的含义以及这一整合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代后半期文学、戏剧方面出现浪漫精神风气的代表作品,概括昆曲一跃成为戏剧主流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中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商人刘有才最初选择宋金为女婿只是贪他是个好劳力;后来宋金一病不起,被刘有才抛弃;但宋金后来成为家资万贯的富商,化名钱员外再向刘家求婚,刘有才“求之不得”,宋金终与妻子团圆。这体现了
A.理学世俗化的新途径B.传统伦理观念的根深蒂固
C.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D.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取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表是《水浒传》部分引文

引文出处
嘉佑三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989﹣1052年)。《水浒传》楔子
(宋江)清晨醒来较早,出来街上从县前过时看到了一盏明灯,仔细一看是卖汤药的王公来到县前赶早市,宋江撒谎道:“便是夜来酒醉错听更鼓”。《水浒传》第二十回
卢员外攻打东昌府,因遇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宋江前去助战,被张清用石子打中一十五员大将。《水浒传》第七十回
燕青和李逵入东京城看灯,两个手厮挽着,正投桑家瓦来。来到瓦子前……李逵定要入去。《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

材料二:中国自汉武帝开始启用年号,并以年号纪年,此后皇帝即位都要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如汉武帝改过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1056年9月,宋仁宗废止了使用两年的年号“至和”,启用第九个年号“嘉祐”,直至嘉祐八年宋仁宗病逝。

——据《中国历代帝王世系与年号总表》

材料三:东昌府,元东昌路,直隶中书省,洪武初为府。领州三,县十五。东距布政司二百九十里。

——据《明史地理志》卷四十八


(1)从材料一中任意提取两条历史信息加以阐释。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水浒传》引文中的两处错误,并评析《水浒传》的史料价值。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