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社会各阶级都进行了不懈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在五大洲中,自古称最强大,今为小邦所轻视。练兵、制器、购船诸事,师彼之长,去我之短,及今为之,而已迟矣。若再因循不办,或旋作旋辍,后患殆不忍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独秀文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学习西方的指导思想并指出其目的。
(2)材料三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以此“二先生”为旗帜的运动有何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层次的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国主义的简义就是忠诚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即在遭到外族的压迫与侵略时从言论和行动上进行坚决的抵制,积极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但是,近代中国与近代以前的处境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近代的入侵者与以往的入侵者大不相同了,它们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中国的侵略,是生产技术发达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的进攻,同它们的战争,不只是单一的军事战争,它还赖于经济战争。为了战胜它们,就有个向它们学习一向敌人学习的严峻任务。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爱国”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0-12-2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世纪中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为寻求国家出路做出了多种探索,包括
①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为求生存而进行推翻旧政府的运动
③学习西方,在国内发展近代经济   ④致力于改变现状,进行维新变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张之洞在刊行于1898年的《劝学篇》中说:“近日朝野皆知练兵为第一大事,然不教之于学堂,技艺不能精也;不学之于外洋,艺虽精,习不化也。”基于上述认识与实践,张之洞
A.反思了甲午战败的原因B.提出了中体西用的倡议
C.推进了晚清军事近代化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属于“器物层面”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6 . 下图是一幅漫画作品《如此“修墙”》,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贴在墙上。下列表述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遗其体而求其用”
C.“然欲自强必先理财”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2020-04-02更新 | 331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3-2014学年安徽望江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说“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此其用也。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该言论
A.与魏源的思想主张一致B.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
C.对洋务运动持批判态度D.要求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世纪后期,曾国藩在《奏派陈兰彬、容闳选拔幼童出洋习艺折》中专门提出:“诸幼童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可见当时
A.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近代工业
B.留学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
C.留学过程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D.留学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2019-06-03更新 | 546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和所用的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
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D.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思想
2019-05-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10 .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上述言论
A.体现了以史为鉴的传统论证模式
B.指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C.反映了对传统与变革冲突的迷惘
D.表明了反对学习西方的坚定立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