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指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后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发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体现了洋务派的主要主张,该主张为(       
A.中学为内,西学为外B.名教为本,辅于西学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中学治心,西学治事
2023-07-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895年严复说:“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己……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1918年他又谈道:“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思想的变化(     
A.说明了儒学重新确立为正统
B.反映出对中西思想作用的理性思考
C.体现了维新变法的实践主张
D.得益于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影响
2022-07-0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1860年,曾国藩在《复陈洋人助剿及采米运津折》中提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予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推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洋技艺以求富B.以技术进步推动体制变革
C.维护清朝的长久统治D.增加政府收入以抵制侵略
2022-02-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1870—1898年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直是当时的流行语,“举国以为至言”。当时,“中体西用”一词的流行
A.增强了人们的参政意识B.便利了西方技术的引入
C.打破了国人的思想禁锢D.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道: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属于“器物层面”的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6 . 1871年下半年,慈禧太后批准曾国藩、李鸿章的幼童留洋折,随即拟定了一套详尽的出洋幼童管理办法,主要强调在外国肄业,不能忘记朝廷恩典,逢初一、十五要面向东方遥拜大清皇帝,再拜孔圣先师,幼童人手一册《圣谕广训》(科举考秀才的必考内容)和其他五经四书等孔孟经典。这反映了清政府
A.用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思想
B.极力地维护传统保守文化
C.决策管理中注重伦理原则
D.幼童留洋的科考目的性强
7 . “中体西用”的阴魂总是笼罩在人们心头,在中体的框架下,中国传统文化的腐蚀力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正因为如此,当年的思想先驱或许就蜕变成了明日的保守派,康有为晚年逆历史进步潮流而动不过为其中一例而已。”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中体西用”并非专属于洋务派的主张
B.中国传统文化制约了先进中国人的探索步伐
C.近代社会急速变革淘汰一批批时代先锋
D.康有为等人的保守表现为不敢改变专制政体
8 . 1887年,清政府颁布的《出洋游历章程》规定:(官员)出洋游历时,应将各处地形之要隘、防守之大势以及远近里数、水师、炮台、水雷炮弹,详细记载,以备考查。材料表明清政府
A.有限制出洋考察之意图
B.重视学习西方国防科技
C.出国考察经费较为紧张
D.向西方学习出现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