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它”就像一个朝廷命官头戴花翎,满脑子“三纲五常”,身上却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结果,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这个“它”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2020-08-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伟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863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这是一所培养外语翻译人才为主的学校。随后两年,上海、广州先后成立了性质相类的广方言馆。当时这种“同文”、“广方言”的命名方式
A.弥补了国人知识的缺陷B.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
C.引来了民族觉醒的曙光D.蕴含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3 . 有学者这样评价“中体西用”:“那个时候的中国,……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认为“中体西用”的提出
A.维护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B.存在巨大的局限性
C.彻底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D.有其时代的合理性
2020-01-08更新 | 384次组卷 | 2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顶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思想文化)
4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革命与救亡并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代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回国后,众多臣僚羞与之为伍。天津教案后,曾国藩受命处死涉案的中国人向洋人谢罪,引来举国非议。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外交尚未开始近代化B.国人的爱国热情高涨
C.民族危机下国人同仇敌忾D.思想变革的相对滞后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8—19世纪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述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19世纪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20世纪初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提示:可以提取两个及以上时期的信息进行作答,也可以提取4个时期的完整信息。)
2017-07-16更新 | 472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贵州省安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95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泰西新史揽要》一书时说:“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嬴秦以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这表明李鸿章
A.对世界大势了然于胸
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
C.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
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