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1919年,美国的杜威应胡适邀请来华讲学,他目睹了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后感慨地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家。……从某些方面说来,他们比我们有更多的民主。”材料反映出
A.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较为迅速
B.中国儒学的复兴为大势所趋
C.新文化的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加速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17年,《新青年》2卷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2016-11-22更新 | 173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容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3 . 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方面的。同时,也很少见到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有些辩论本来可以用来维护已建立的秩序和现状的,却一点不被重视——事实上,闭口中不谈”。杜威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青年杂志》创刊时,陈独秀向读者声明:“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那么,其旨在
A.推动思想启蒙B.鼓吹政治革命C.倡导文学革命D.宣传马克思主义
5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7年1月,蔡元培到北大就任校长职。他提出办学应坚持的两条原则:一是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二是不干涉主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大道并行而不相悖”。
蔡元培聘请了一大批具有进步思想的“新派”教员到北大执教,如陈独秀、李大钊、杨昌济、马寅初、胡适、马叙伦、李四光等。他们在介绍世界学术成果,提高北大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延聘新教员时,蔡元培只问有无学识,不问他是什么派别、资格、年龄乃至国籍。同时,也裁汰了一批不称职的本国教员和外籍教员。北大教师在政治上有不同主张的派别:共产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北大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就职演说,明确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要求学生要“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提倡让学生兼听不同学派的课,独立去评判。他还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
——《述评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为改造北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办学思想所起的作用。
6 . 巴金以“五四”前后为历史背景创作的小说《家》中,一个年轻人大胆地告诉他的哥哥,“大哥,我做了我们家里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情,我实行逃婚了。家里没有人关心我的前途,关心我的命运,所以我决定一个人走自己的路,我毅然这样做了。”“我”逃婚的主要原因是
A.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不满B.受西方个人主义影响
C.失小家、顾大家,为了参加革命斗争D.与传统家庭彻底决裂
7 . 关于近代前期的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
C.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8 . “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这种语体和风格的诗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新中国建立初期
简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 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10 . 在古文言文中,原没有第三人称的阴性代词,“她”最早出现于
A.新思想的萌发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
2010-04-20更新 | 8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铁一中2010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试题(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