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包括一切道德、法律、政治、伦理等,而不是单从西方的启蒙政治价值中挑一条来反对现状;科学同样如此,理性不止运用于科学等相关领域。而科学和民主都是用来解决政治腐败、帝制复辟的钥匙。材料表明
A.国人应具有科学怀疑和批判精神B.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C.中国应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D.全面认知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2022-04-09更新 | 697次组卷 | 6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历程的两个重要阶段,不应该将两者割裂开来,而是要放在整个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方面去研读,我们会发现,任何事物都没有我们后来人认为的、想当然的那么简单,对于建立民主政治的尝试,最初的维新派还是尝试着很婉转地宣传,当然这样微弱的声音,可想而知听者乏人,经历这次宪政尝试的失败后,革命党人倒是更加大胆,因为对清廷已经不抱希望了,这样倒来得更加快绝,当然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也更加广泛,影响力也是空前的。

——摘编自斐民《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简史》

材料二   政治革命的成功,毕竟是要靠人来参与和完成的,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之所以会失败,问题就出在人的身上,了解民主的人太少了,对民主感兴趣并支持的人太少了,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得有个推介的过程,让国民认识到它的精妙之处,让人民认识到民主比专制更先进,更符合社会,更能维护自身权利,这是一项浩大艰巨但又可以治愈中国历史积淀而成的顽疾的必然举措。这样看来,陈独秀、李大钊的功绩并不亚于康有为、孙中山这些政治家。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毛泽东等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当时现存的思想、制度不符合社会生活实际。同时,他又说道:“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这些认知
A.表明知识分子继续探索新的道路B.反映出国人接受了马列主义
C.说明改良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主题D.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15--1920年间,《新青年》开辟了“国外大事记”专栏,对“日本内阁(选举制度)之改造”“德意志之国民性”“法国革命时代之军人”“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内容进行了介绍。这些专栏旨在
A.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
C.争取外国对华革新支持D.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知识分子既从西方文明中看到了新希望,又注意到了西方科学发展所带来的道德伦理论丧问题。他们力主中西调和,在西方科学、物质文明和东方伦理、精神文明之间寻求平衡。这一主张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中外文明呈现融合的态势B.救亡图存成为知识界的共识
C.知识界对中外文明的反思D.马列主义思想方法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至少有130多种白话文报纸出现。但是,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才真正获得推广。对此分析准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B.政治制度变革改变文学传播方式
C.文学革命起到思想解放作用D.近代报刊产生使白话文获得推广
2021-05-1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