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学者傅斯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现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材料中“文化的觉悟”
A.延续了“中体西用”的陈旧观念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
C.加快了清朝统治走向覆灭的进程D.动摇了传统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2 . 1922年梁启超说:“如今新文化运动这句话,成了一般读书社会的口头禅,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易卜生差不多要推倒屈原……虽然他(思想界)流动的方向和结果,现在还没有十分看得出来,单论他由静而动的那点优势,谁也不能说他是进化”。梁启超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
A.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斗争激烈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形成多元并存的社会思想潮流D.社会进化的思想占据主导
3 .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魏源

图二《孔子改制考》

图三陈独秀
(1)图一所示的历史人物是近代中国第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书中的哪一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
(2)图二所示著作作者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3)上述三图见证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领域内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各是什么?分别是通过哪些相应的活动完成的?
4 . 胡适指出,新文化不应用突然置换的方式取代旧文化,而要考虑“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由此可知,胡适
A.承认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不可分割性B.主张全面有序借鉴西方现代文化
C.旨在强调新文化运动具有不彻底性D.力求用科学精神弘扬传统价值观
2020-12-01更新 | 1795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地区八校2020-2021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20世纪初期,"求进步的中国人"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1920年代中后期以降,逐渐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这说明
A.对中医学的认识与时代需求相适应B.中医具有经验主义医学的局限
C.中医学进步必须学习西医学D.中医学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初,学者刘师培说:从“畜”“私”“积”的偏旁可知,“民私其财,始于农牧起兴之后”;“君”“父”二字皆从又,又“象持杖之形”,可知“国家起源,基于家族”等,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群治之进、礼俗之源”,均可“以中土文字为根据”。由此可知,刘师培意在
A.鼓吹汉字的重要作用反对白话文运动B.借助汉字来诠释古代政治和经济特点
C.改革语言文字实现民族振兴伟大目标D.强调文字承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功能
7 .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文明的交流碰撞是世界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创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三大发明在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要有何变化?
(3)请结合中国近代史,谈一谈你对“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句话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旨在说明
A.进行社会改良的重要性B.推翻君主专制的重要性
C.启迪民众心智的重要性D.政治形式变革的重要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反封建反神学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梁启超的“清代文艺复兴说”和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

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拿“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比附欧洲的文艺复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整理自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等

材料二与新文化运动不同,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化策略是温故以立新,彰往以察来。……总之,文艺复兴是基于欧洲自身的思想资源基础上的再创造。新文化运动借助的不是本土文明的资源,而是外来文明的资源。

——《欧洲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比较》

材料三(文艺复兴中)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下,人们急于索回被社会剥夺了的“天赋权利”,于是便表现出某种试图割断与群体联系的脐带,……李大钊……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益工作的人。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文艺复兴和“清代思潮”的共同之处,并分析“清代思潮”的局限性。
(2)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不同于文艺复兴的历史原因。
10 . 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