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2016-11-27更新 | 281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2016-11-27更新 | 2830次组卷 | 42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蔡元培曾指出:“必先要领得西洋科学的精神,然后用他来整理中国的旧学说,才能发生一种新义。如墨子的名学,不是曾经研究西洋名学的胡适君,不能看得十分透彻,就是证据。”这表明蔡元培
A.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B.反对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
C.不赞成胡适研究西方学术
D.主张将中西文化融合研究
5 .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9年9-11月。李大钊发表_____,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16-11-2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重庆第八中学高二下期第三次周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中学学生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预约或购买了四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参观券。按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参观,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
C.孔子提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D.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吃人”的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陈旭麓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批判。”该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B.国民革命C.中共一大D.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16-11-18更新 | 699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0年重庆西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