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之“八事”: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八事”从本质上反映出胡适
A.反对封建传统思想B.倡导社会政治变革
C.主张开展文学革命D.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B.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2022-01-21更新 | 211次组卷 | 64卷引用:安徽省肥东县肥东县综合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青年》《新社会》《新教育》《新妇女》《新学生》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4 . 1919年,我国知识界兴起了整理国故运动,认为国故(我国固有的文化)中有“国粹”,也有“国渣”,要“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把这两者分清楚;治史的目的是“明变、求因与批判”。这一运动
A.声讨了袁世凯复辟帝制B.弘扬了传统的史学价值
C.带有绝对化的思想倾向D.适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2年前后,梁启超大量撰文,号召开展国民性改造运动,培养“新民”。此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吸收了该思想,认为“造因之道,首在树人”,只有培养没有劣根性的新青年才能救中国。这表明梁启超的主张
A.推动了新式大学的创办B.启迪了新文化运动
C.反思了辛亥革命的教训D.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5年高语罕在《新青年》上发表《青年与国家之前途》一文,“国势危亡,迫不可待,求于此十年之内,能以卓自树立,奋发为雄,内以刷新政治,巩固邦基;外以雪耻御侮,振威邻国,则舍我青年谁属?盖民为国之根本,而青年又民之中坚也。”对该学者思想理解准确的是
A.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初期宗旨B.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道德向
C.主张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结合D.提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诉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导致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戊戌变法的影响B.辛亥革命的推动
C.新文化运动的促进D.十月革命的影响
8 .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在20世纪初访问中国时说:“(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中国)政治革命是一场失败,因为它是外部的、形式上的,只触动社会运作机制,而没有影响实际控制社会的生活观念。”为了实现杜威所说的社会转型,中国必须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救亡图存,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伦理觉悟D.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口号。

时期口号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革新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德先生赛先生
十世纪二十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向前进;打土豪、分田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民族团结起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从辛亥革命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意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此观点说明新文化运动
A.侧重意识方面的民主启蒙
B.为广大民众普及了共和知识
C.探寻了中国式共和的途径
D.深刻地揭示了假共和的根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