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学输入的步伐明显加快,终于导致了以西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形成。但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观点的对立。例如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与“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就是当时的两种对立观点。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林则徐、梁启超B.梁启超、洪秀全
C.梁启超、孙中山D.孙中山、陈独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四时期,胡适呼吁:“争取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你个人的人格就是为国家争人格。是呀,自由这东西从来不是谁给的,那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胡适在此表达了
A.家天下被推翻的必然性
B.政府保障人权的重要性
C.公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
D.建设民族国家的紧迫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2018-01-24更新 | 423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4 . 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西,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西,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材料二陈独秀说:“吾宁思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思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胡适也指山:“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吴虞称,1916年底《新青年》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此后一直未见大的起色。1919年底,吴虞在华阳书报流通处,翻阅其售报簿,内中有两处记录令他讶异:一是守经堂亦买《新青年》看;二是成都县中学一次购买《新青年》等杂志22元。《新青年》全年定价2元。《新青年》销售情况前后反差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思想为各阶层接受
B.新文化运动遍及全国
C.民主科学成为时代潮流
D.白话文运动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1916年李大钊赠友人的一副对联,它典型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力图
A.承担起维护道义与唤醒民众的使命
B.把传统文化与西方民主政治相结合
C.启蒙工农阶层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D.承担起社会改造与文化重建的使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醉心于欧化”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思潮。该思潮
A.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B.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D.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虽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见,胡适主张
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B.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
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D.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历史研究小组从图书馆查阅到一批历史文献,标题如下:
①《明末他最狂-------大儒李贽的愤青生活》
②《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
③《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哲学》
④《汉代儒学地位和儒家心态的变化及其今世之鉴》
⑤《“师夷长技”与魏源的民族意识》
⑥《匠人还是大师-----试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地位》
⑦《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
⑧《墨家的尚同及其实践精神》
⑨《理解严复-------纪念<天演论>发表100周年》
⑩《论英国宗教改革的政治遗产》
假如你参与此研究小组,请从中选取相关文献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0 .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魁奈、狄德罗、爱尔维修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都是“百科全书派”的领导人。他们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中国的统治者明白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奉为楷模。霍尔巴哈宣称法国要想繁荣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

——《2014中国大时局》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和迁就的,这两样孰好孰歹,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不做议论;但或是仍旧用中国的老法子,或是改用西洋的新法子,这个国是,不可不首先决定。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   记得十几年前听老师在讲课中提及,人类未来,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但中国人的世纪,并不是我们狭窄的民族意识下的中国人统治全世界的想法,而是融合了几千年来不同的地域、不同思想,最后以中华民族文化为精神而成为世界大同的世纪。他说:“那将是一个融合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福利,资本主义的方法,中国文化的精神的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世纪这才是中国人的世纪的真义。”

——侯承业《南怀瑾的理念》P97页,复旦版,1996年。


(1)解释材料一中“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含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秉持他们观点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一在认识上有何共通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这一思想认识的现实逻辑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