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C.农民可以通过高额赎金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2022-12-13更新 | 18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2014年福建泉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2 . 19世纪60年代以后,俄国贵族所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许多贵族失去土地后流入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如国家公职人员、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工人、手工业者等。这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A.引发了社会结构的调整B.满足了资本主义劳动力需求
C.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D.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前期,在沙皇专制的俄国,农奴占人口总数的90%,农奴提出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人身自由的要求,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逐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18536月,俄国以“圣地”巴勒斯坦的管辖权问题为借口,派大军入侵土耳其,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战败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俄国统治者认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摘编自张维妮《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

材料二1871年底,明治政府派出使节团奔赴西方考察,历时两年。在此基础上,大久保利通于18745月提出了《殖产兴业建议书》,提出日本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必须效仿英国,鼓励民众发展工商业。要打开局面,“非赖政府官员奖励诱导之力不可”,政府“要参照日本的风土人情,制定发展方略”。他认为农工商“各业需要配套发展”。他还认为鼓励、扶植民众经营实业,才是经济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方针确立之后,日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活动。

——摘编自姚传德《从官办到民营日本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方针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方针的特点,并分析日、俄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4 . 描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埃及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果时,共同采用的关键词是
A.政治民主B.民族独立C.富国强兵D.近代工业
2021-04-14更新 | 680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地主对农民的统治权在法律上被取消了。对于沙皇政权来说,这意味着它赖以统治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基础动摇了。沙皇政权必须寻找一些新的“中间人”来代替贵族地主的角色,以适应改革后社会的需要。于是,沙皇政权决定设立地方自治局。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引起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贵族中逐渐出现一些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所谓自由派贵族。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实现民主、立宪。另外,为了“补偿”贵族在改革中的“损失”,给他们创造条件,参与国家事务,地方自治局于是应运而生。地方自治局是地方民选机构,分省和县两级,被授权管理“与每个省、县地方的经济福利和需要有关的事务”,主要是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在俄国近代的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一一摘编自胡黎霞《俄国地方自治局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地方自治局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地方自治局的作用及局限。

6 . 材料   村社是俄罗斯最基层的农村社会组织。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村社仍具有重分土地的经济职能,但重分土地的周期普遍延长,一些公社重分期限达24年,有的村社从改革起就没有重分过土地。改革后国家将村社正式纳入基层行政组织,使其管理更为正规化。村社在充当国家执行人的同时,依旧要维护村社的集体利益。“农民紧抱着村社不放,甚至不敢想象没有村社自己能否生存”。在暴力夺取地主土地的斗争中,村社更成为了农民天然的组织形式。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

“村社最大程度的努力吸收所有成年居民”参加村社大会。妇女也可以参与村社大会,一些地区妇女甚至拥有表决权。酗酒是俄国古老农村公社的陋习。1861年,村社推出了第一批关于反对酗酒的决议,掀起反酗酒运动,还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

——摘编自王文娟《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村社职能嬗变的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俄国1861年改革后村社的作用。
2020-05-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模拟测试文综历史试题(二)
7 . 之所以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由于它(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土地
C.动摇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0-01-18更新 | 205次组卷 | 2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俄国在19世纪曾与西欧国家发生过两次大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在1812年时一样勇敢地作战”,但战争的结局大为不同,并对俄国和欧洲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1812年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拿破仑对法国的统治
②1812年战争的胜利引发了俄国民主意识的觉醒
③1855年战争的失败使废除农奴制呼声渐趋高涨
④1855年战争的失败迫使沙皇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④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下列文件内容与上述历史叙述相关的是
A.“我要让国家重新恢复尊严……我要让我的国民充满信心,成为世界的楷模。”
B.“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
C.“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
D.“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可以享有农村自由居民的各种权利。”
10 .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说:“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以下史事符合此观点的是
A.中国商鞅变法
B.俄国1861年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宋代王安石变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