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古代农业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也养活了众多的人口。但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自然科学在农业中的运用,把中国传统农业抛在了后边。有识之士不断反思中国传统经验型农业的内在缺陷,梁启超曾分析,中国传统观念使得自然科学知识与农业生产严重脱离。甲午战后,人们似乎达成了“振兴农工,实富强之本”的共识。在维新派的呼吁下,百日维新期间农业改革的诏书措施主要有:劝谕绅民“兼采中西各法”发展我国的农业;建立农业行政机构,专督农业生产;引进西方农学,发展农学教育,设立农务学堂,编印外国农书;民间要“广开农会”,以利推广农业技术。上述措施并未因戊戌政变而中断,而是在地方督抚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深化执行。戊戌变法时期的农业改革,使我国传统农业不论在技术体系上还是农学体系、经营方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摘编自张守权《戊戌变法对中国传统农业的改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重视改良农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变法农业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620次组卷 | 9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2022-06-09更新 | 12810次组卷 | 9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材料:学术界有人认为,维新派主观失误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为其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善后措施没有跟上,有些改革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尤其在百日维新的紧急关头康有为等人因急功近利的心态,铤而走险,借光绪帝的密诏,试图囚禁太后的做法,导致整个形势发生逆转。


(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戊戌变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2-05-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莎车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形成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D.君主立宪制度在亚洲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材料表明戊戌变法
①用西学补充中学之不足   ②兼具改良与革命色彩
③用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④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2-04-28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联盟(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李鸿章在戊戌之后,多次寄意逃亡日本的梁启超,要他“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实境遇,遽灰初心”。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洋务派和维新派有相通之处B.君主立宪是中国发展的方向
C.李鸿章支持维新派制度变革D.抵制革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人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最深远的“解放作用”是
A.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B.启示知识分子继承改良道路
C.指导戊戌变法的实践经验D.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启蒙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所示为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全国部分新设普通中小学堂课程要览。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
学堂名称主要办理人课程与教学内容
无锡三等公学俞复等以自编《蒙学读本》七册为教材,寓地理、历史、物理等知识于国文之中
陕西中学堂魏光焘经学、中外掌故学,算学,格致、政治,地理等
苏城中西三等公学沈寿康等半日习儒书,半日习英文
无髑埃实学堂杨模等历史,地理、修身、算术、英文、日文
湖北中西通艺学堂程颂万英法语言文字、经义,舆地掌故、艺文、算数、图绘
A.中体西用得到实践B.近代科学教育得到发展
C.新式学堂影响广泛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