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便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实用的……当此之际,儒学再次引人关注:“养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生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


据材料一,说明反对孔子的理由。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孔子的理由。
2021-09-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

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

——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
3 . 和谐的社会秩序需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两次访问中国的希腊文学巨匠卡赞扎基斯有一句名言,“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人类的两张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张人类理性的面孔”。第欧根尼同中国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倡导类似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

材料二   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 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 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类理性的面孔”在二人的思想中是如何体现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与孔子生活的国度不同,为什么会都有“同一张 人类理性的面孔”。
2021-09-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时代”的命题(认为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是“世界史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东西方早期的哲学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中国古代哲学和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和柏拉图,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都在同一时期提出了对人的关怀的哲学思想,都试图通过自己的国家学说,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和人的幸福的安排,使人的生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得以安顿下来。他们都不断游历和试图说服统治者实现自己的政治和社会理想,但都失败了……退而办学,锲而不舍的以求继续宣扬和传播其社会理想,使他们所推崇的道德和正义在未来普照社会和先民。

——刘成林《从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研究中看轴心时代的哲学精神》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与柏拉图所生活的时代有何基本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孔子与柏拉图“对人的关怀”的表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

材料 我心中常有一个问题,即“孔子何以成为圣人”?

《论语》中有孔子、太宰、子贡关于“圣人”的谈话,孔子是自居于君子,谦言君子不必多能。太宰以多能为圣人的标征,因为他见孔子多能,所以疑心他是一个圣人。子贡说“固天纵之将圣”,所谓“天织之将圣”,实即“人纵之将圣”。

春秋、战国间,人民苦痛得很,大家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出来收拾时局,孔子是一个有才干、有宗旨的人,所以人望所归,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另外,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弟子很多,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号为儒家。

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

一一摘编自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孔子成圣”这一历史现象。
6 . 重要人物是时代进步的标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才人物像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和罗吉尔·培根等人必然都具有完全科学的头脑。他们本能地认为事无大小,全都可以看做支配全部自然秩序的普遍原则的体现。……发明刺激了思维,思维又加速了对自然界观察的进展,同时希腊的手稿也显示了古人的发现。虽然直到1500年欧洲方面所知道的东西还没有公元前212年去世的阿基米德那么多,但到1687年的时候,牛顿完成了巨著……,整个世界也就因之进入了崭新的现代。

——摘编自(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

材料二   1315年到1319年间欧洲暴雨连绵,饥荒席卷欧洲大陆,导致数千人死亡。然后就是黑死病(鼠疫),从君士坦丁堡、热那亚、马赛漫延开来,竟一下子夺去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丰饶世界”结束了:地中海海岸13世纪形成的繁荣的物价模式和工资形态被颠覆,更多雇工的人身依附被取消了;通晓古拉丁语的牧师和教师大量病亡,倡议用本国语作为严肃写作工具成为潮流。旱灾、洪灾、时疫、饥荒,不断上演,流民、动乱、战争、极权,家常便饭。……一个好端端的人在一夜之间悲惨死去,使阿奎那时代对理性神学信仰很快崩溃了。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布莱恩·费根《小冰河时代》等

材料三   世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有以下几种:①他睿智好学,有时一意孤行;②他慧眼独具,有时好高骛远;③他宽宏大量,有时刚愎自用;④他任人唯亲,却众叛亲离……他是一个伟大者,万众瞩目;他又是一个孤独者,茕茕孑立。

——摘编自(美)艾伦·肖姆《拿破仑大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请写出1687年牛顿的巨著,并说明它使“整个世界也就因之进入了崭新的现代”的道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地中海海岸13世纪形成的繁荣的物价模式”的建筑成就及其主要设计者,并简述此建筑修筑的主要目的。
(3)选择材料三中四个观点的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2021-04-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心中常有一个问题,即“孔子何以成为圣人?”《论语》中有孔子、太宰、子贡关于“圣人”的谈话,孔子是自居于君子,谦言君子不必多能。太宰以多能为圣人的标征,因为他看见孔子多能,所以疑心他是一个圣人。子贡说“固天纵之将圣”,所谓“天纵之将圣”,实即“人纵之将圣”。春秋、战国间,人民苦痛得很,大家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出来收拾时局。孔子是一个有才干、有宗旨的人,所以人望所归,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另外,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弟子很多,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号为儒家。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

——摘编自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1)据材料概括孔子在战国时期被推为圣人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孔子成圣这一现象。
2021-03-28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乃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古希腊“三先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等。在这个时代,古希腊、中国和印度的先哲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对待世界。

——摘编自范子烨《对先圣先王先贤信仰世界的还原——人类文明轴心时代及其回声》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生活时期的希腊各大城邦处于马其顿控制之下,他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一生中几进几出雅典,作为一名外邦人,始终没有受到过雅典人真正的欢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以公元前5世纪末期和公元前4世纪雅典政治为实例,把极端民主制列为民主政体中的劣等政体。他认为该政体的特点有:城邦的实际决策权掌握在以工匠、佣工等中下层平民为主的“群众”手中;群众实际上为平民领袖所摆布。

——摘编自张井梅《亚里士多德》等

材料三   黑格尔赞誉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物”,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罗素称赞他为“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完全无愧于这些评价,因为一部欧洲思想史就是对其的诠释史,无人可以否认他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等


(1)雅典被称为“古希腊的学校”。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述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教师生涯,并简析雅典出现伟大精神导师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亚里士多德“始终没有受到过雅典人真正的欢迎”的主要原因。材料二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扼要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地位。
2021-02-1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的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政权反而变得像黄金时代了……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徬徨四顾,不知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哲学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柏拉图(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第七封信》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柏拉图书信中所提到的“新政权”及被新政权“毁坏的政权”的政体。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新政权“毁坏的政权”的局限性,并说明柏拉图理想中的治国者应具备的素质。
2021-02-09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4月模拟考文综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所在的战国中期是典型的乱世,如何改变当时的时局,使天下重归平治,各派思想家都提出了解决之道,这同样是孟子面临的头等重要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个课题,孟子继承孔子的道德思想,建构了性善论,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王道主义。王道主义对君王有较高的道德要求,孟子认为“一正君而国定矣"。王道主义必须关心民众的生活疾苦,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同时,孟子也认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所以君主治理民众,应该“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摘编自复旦大学哲学系编著《中国古代哲学史》

材料二   柏拉图(前427-前347)生于雅典民主制由盛转衰时期,苏格拉底之死,这让原本有政治抱负的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无比失望,于是离开雅典开启了长达12年的游学生涯。在游历期间,他“哲学王”思想逐渐形成。柏拉图认为国家的本质是正义,正义是包含节制、勇敢、智慧的一种“至善”,因此一个国家要由拥有“至善”的哲学王来管理。哲学王要有政治技艺并且依照法律来统治,同时也要重视教育,因为正义的公民离不开德育和音乐的培养。

——摘编自代力阳黄思玉《论柏拉图与锰子政治哲学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孟子“王道主义思想”和柏拉图“哲学王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王道主义思想”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相同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王道主义思想”与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共同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