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科研人员从某菌株中获得了C1酶基因,将其与 HT质粒进行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生产高效C1酶。过程如图所示,已知C1酶基因以B链为转录模板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含有纤维素的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能形成红色复合物,滴加适量C1酶和CX酶后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B.酶切位点1加上SmaI的识别序列,酶切位点2加上BamHⅠ的识别序列
C.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序列的DNA片段,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D.基因工程的载体除了质粒外,还可以是噬菌体或动植物病毒
2 . 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下列关于电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泳中带电粒子迁移速率只与所带电荷有关
B.电泳的过程要在一定的pH下进行,所以要使用缓冲液
C.DNA片段根据长度大小在凝胶上分开,形成连续的条带
D.切断电源后即可用肉眼观察到DNA条带在凝胶上的位置
3 . 维生素C(Vc)是人和许多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我国微生物学家分别利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假单孢杆菌,采用两次微生物发酵的方法,使Vc的生产步骤更加简单。下列有关利用两次微生物发酵法进行工业化生产Vc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生产所需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假单孢杆菌
B.生产过程中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检测单位体积的培养液中的两种活菌数目
C.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发酵设备和培养基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污染
D.可用诱变或基因工程方法培育更加高产的氧化葡萄糖酸杆菌和假单孢杆菌菌种
4 . 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Ⅰ

试管Ⅱ

试管Ⅲ

某酶

2 mL

2 mL

2 mL

pH

10

7

7

温度

40℃

40℃

60℃

反应物

2 mL

2 mL

2 mL

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B.该酶比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
C.一段时间后将试管Ⅰ的pH调为7,该酶可恢复活性D.该酶在作用50min后便失去活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5 .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如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比较,二者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序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幽门螺杆菌____________
(2)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某种细菌,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窦黏膜中则无这种细菌。他们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该假设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菌过程中,发现了在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W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幽门螺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W菌周围的幽门螺杆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
A.方法步骤:
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接种幽门螺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培养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