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鸡蛋表面污染的细菌会逐渐侵入蛋内,缩短鸡蛋保质期。对某地不同季节及不同养殖模式下生产的鸡蛋取样,按每克鸡蛋用1mL无菌生理盐水清洗鸡蛋表面,收集清洗液,培养计数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季节菌落数(个·g-1
半封闭式养殖模式全封闭式养殖模式
夏季3.92×1047.24×103
冬季7.60×1041.24×104
A.稀释涂布平板法得到的鸡蛋表面菌落数比实际数略少
B.表中数据是对清洗液稀释1×103倍后涂布平板获得的
C.比较两种养殖模式可知鸡蛋表面的细菌主要来自环境
D.冬季鸡舍更需要消毒以减少鸡蛋表面的细菌污染
2 . 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品的分离与提纯要根据发酵产品的类型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B.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菌体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C.扩大培养的目的是使优良菌种大量繁殖,便于得到足够多的菌种
D.在菌种选育过程中,可利用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手段
3 . 某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若长期使用杀虫剂S(一种有机磷农药)可造成其在土壤中严重残留,而木霉能有效将其降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加入杀虫剂S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加以分离木霉
B.配制培养基时需满足木霉对pH的需求,应在灭菌前调节pH
C.设置空白培养基,观察其上是否产生菌落以判别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D.角血细胞计数板对木霉直接计数,计算值一般会比实际值偏小
4 . 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利用诱变方式选育可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氏霉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菌体颜色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菌种及获得β-胡萝卜素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得到图乙所示的菌落,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②操作,然后培养
B.经过程①紫外线照射的三孢布拉氏霉菌有的不能在含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
C.进行③操作时,应选择黄色菌落中的菌株继续接种培养
D.能在添加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长成菌落的细菌,其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影印平板法是将长有若干个菌落的平板作为母平板,将其倒置于包有一层灭菌丝绒布的印章上,使印章均匀地沾满来自母平板的菌落,然后通过此印章将母平板上的菌落“忠实”地接种到不同选择培养基上的培养方法。通过比较影印平板与母平板上菌落的生长情况,可以筛选出所需要的菌种。已知地衣芽孢杆菌能产生耐高温的α-淀粉酶,野生型地衣芽孢杆菌对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均有抗性。利用诱变技术获得的某突变株对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同时具有敏感性,但其同时也成为了合成耐高温α-淀粉酶的高产菌株。请利用影印平板法筛选出此高产菌株。关于实验思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待测菌悬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完全培养基平板培养,待菌落稳定后作为母平板
B.将母平板上的菌落用印章影印接种到同时含有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的选择培养基平板(影印平板)上
C.培养到长出稳定菌落,比较不同平板上相同位置菌落的生长情况
D.在两种平板的相同位置上,在影印平板上不能生长而在母平板上能生长的菌落中含有高产菌落
6 . 镇江香醋是一种通过固态发酵工艺制作的小曲醋,酿造的工业流程示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冷却的目的是为酒精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
B.制醅过程中需添加琼脂等凝固剂形成固态发酵醅基
C.碳源不足且氧气充足时,醋酸菌可利用酒精进行发酵
D.醋酸发酵中经常翻动发酵物,利于控制发酵温度和通气状况
7 . 发酵产品的使用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发酵工程可对细胞和细胞代谢产物进行工业化生产,传统发酵技术大大丰富了食物的品种,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和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时,若发酵罐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污染了杂菌,会因为某些杂菌分泌酶将青霉素分解掉而降低产量
B.家庭制泡菜和变酸的葡萄酒表面长的菌膜分别是由酵母菌和醋酸菌形成,它们都是需氧型的原核生物
C.发酵工程往往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会通过提取、分离和纯化的措施来获得单细胞蛋白产品
D.与发酵工程相比,传统发酵技术中菌种来源于多种天然微生物,发酵过程经过严格灭菌,所以产品质量较高且品质稳定
8 . 儿茶素(C)具弱抗菌性,研究人员用药物M与儿茶素形成配合物M-C,以增强其抗菌效果。为确定配合物M-C的最佳组分配比,用不同组分配比的配合物M-C处理滤纸片,置于布满菌落的培养基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编号M-C的组分配比
11:1
21:2
31:3
41:4
51:5
A.该实验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B.该实验自变量是M-C的组分配比,因变量为抑菌圈的大小
C.该实验中应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平板后高压蒸汽灭菌
D.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M-C组分配比的配合物抑菌效果不同
9 .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秸秆中的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菌A属于腐生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分解秸秆中的纤维素
B.淋洗液主要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和能源等
C.在发酵阶段不能打开瓶盖以保持厌氧环境完成酒精的生成
D.发酵结束后可通过过滤、沉淀等方法获得乙醇
10 . 果胶酶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为了从土壤中分离高产果胶酶的细菌,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和胞间层,在果汁生产中,利用果胶酶可达到____的效果。
(2)欲分离产果胶酶的细菌,首先得配制液体培养基,配制的培养基中有果胶、氨基酸、水和无机盐等,其中仅作为碳源的是____。制成悬液后,在接种前一般取____mL菌液放入9L蒸馏水中,依次进行稀释,此种接种方法为____
(3)灭菌倒平板后需要将空白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目的是____,培养基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___和避免培养基中水分过快地挥发。
(4)研究发现,可利用刚果红筛选出分解果胶能力强的菌落,在被刚果红溶液染色的含果胶的培养基中,果胶分解菌的周围会出现水解圈,若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则说明菌落分解果胶的能力越____(填“强”或“弱”)。为长期保藏菌种,可以采用____的方法。
2024-04-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理综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